2015年11月17日 星期二

邊談邊打策略

朝鮮戰爭具有複雜的國際背景,使戰事既具長期性又具艱苦性。1950123日,毛澤東與金日成在北京會談時說,戰爭有可能迅速解決,但仍要作長期打算,至少準備打一年。在第三次戰役結束後,志願軍中普遍出現了輕敵速勝思想。第四次戰役後,速勝的情緒不復存在,中央對抗美援朝戰爭的長期性艱苦性有了清醒的認識。19512月彭德懷回京匯報戰況,對面臨的困難作了說明。中央軍委反覆交換意見,於31日由毛澤東致電斯大林,明確指出朝鮮戰爭有長期化的可能我軍必須準備長期作戰,以幾年時間,消耗美國幾十萬人,使其知難而退,才能解決朝鮮問題

讓美國知難而退是出兵前中央的設想。當戰爭長期化的趨勢日益明顯之時,交戰雙方的談判問題就提了出來。美國在第三次戰役開始後,在盟國的壓力下,同意就停火問題進行試探。1951111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了一項朝鮮停火,和平解決的五步方案轉交中國政府。方案內容要首先實現停火,然後談判,包括外國軍隊撤出朝鮮,召開英、美、蘇、中四國會議,解決台灣和中國在聯合國代表權問題。美國由於在戰場上處於不利地位,只希望停火,不談其他問題。當時中、朝、蘇三方採取同一立場,迫使美國要把朝鮮軍事和政治問題一起談。

17日,周恩來回覆聯合國,不同意先停戰,因為那是給美國喘息的時間,但同意外國軍隊都從朝鮮撤軍,由朝鮮人民自己決定國家的前途。同時談判內容必須包括美軍從台灣海峽撤退,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地位。21日,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誣蔑中國進行侵略。雙方主張相距甚遠,停火難以實現。19513月,英國反對越過三八線,擴大戰爭,411日,杜魯門宣佈撤銷要把戰火燒到中國的麥克阿塞的職務,換上李奇微為美國遠東和聯合國軍總司令。此後,美國就停戰問題與蘇聯接觸。


根據變化了的形勢,毛澤東於6月初邀請金日成訪問北京,商談可能的停戰談判的方針和方案。隨後,金日成和高崗赴莫斯科和斯大林會談。6月中旬,毛澤東提出充份準備持久戰和準備和談,達到結束戰爭的總方針,即政治鬥爭和軍事鬥爭雙管齊下。爭取和,不怕打,準備拖;談要耐心,打要堅決,據理力爭,直到取得公平合理的停戰。經中、朝、蘇三方協商之後,1951623日蘇聯駐安理會代表馬立克主張雙方應該談判停火與休戰,把軍隊撤離三八線。30日,美國李奇微同意停戰談判。71日,中朝方面同意舉行談判。由此,朝鮮戰爭轉入邊打邊談階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