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31日 星期一

元旦賀辭

倒數結束,鐘聲響起,迎來了2013年的元旦。在寒風中,歡樂的氣氛蓋過了冰涼的氣溫,明亮的心照亮了黑暗的大地。香港是一個充滿希望和夢想的地方,香港人永遠不會失去信心和希望。香港夢就是中國夢的一部份,中華民族的復興始終是中國人心中不滅的希望。中國在有力地踏上振興之路,面對挑戰和困難,全國人民萬眾一心,共赴國家建設小康社會的事業。香港夢是香港年青人心中的理想,也是他們發展自我,做出成績,為父母,為社會,為國家的願望。心中有大我,我就在其中,我就有力量,我就能發展。香江煙花表露了香港年青一代的燦爛前景。
香港美好的明天在年青一代手上,香港的未來在他們不屈不撓的追求中達成。年青人的夢想有多大,理想有多高,香港就會有多美麗。梁振英曾經是年青人,他成長為香港特首,他有意為香港美好的未來而規劃,而建設,帶領年青一代一起去奮鬥。年青人只有和政府與國家風雨同路,就能為香港和國家做出有利於香港和中國發展的事。國家決心要為人民生活的改善而建設,年青人怎能袖手旁觀,蹉跎歲月。只有捲起衣袖,奮力向上,才能無愧於父母和前輩的期望。
國家在年青人的夢想實現和理想達成中,衛星上了天,蛟龍下了海,宇宙飛船在太空潛航,航空母艦在保衛遼闊的海疆。一代一代的年青人為了國家和民族的振興付出了心血,香港的年青一代絕不能停步不前或任由反華者引導去做遏制國家和香港發展之事。我們要喚醒被迷惑的群眾,讓他們回到建設香港的正途上來。政府對年青一代負有教育的任務,要引導年青人做無愧於時代的建設者。年青人不要做叛逆的一代,要和政府和國家同心協力,讓香港建設得更美麗。
香港將更美麗,更輝煌,年青一代的前景更加光明。梁振英將帶領香港和年青人走一條美化香港,讓香港更具競爭力的道路。中港聯動,中港共贏;中港對接,中港發展。中港年青人合作,中港都將如虎添翼,互補共贏。香港的發展離不開與國家融合,只有在中國的大發展中發揮效能,香港就能更上一層樓。際此元旦新的開始,年青人心中都要把握好這一基本概念,看清個人與國家的關係,理出一個人生發展的大計。一切為了發展,一切為了人民的福祉和幸福。
梁振英將代香港年青一代提出實現美麗香港的步驟,提出建設協調而公平的社會理念。香港年青人都應參與其中,成為建設美麗香港的新世界建設者。美麗的香港屬於中國,美麗香港屬於世界,美麗香港更屬於我們每一個人心中的夢想。讓我們伸出友誼之手,互相扶持,精誠團結,同心協力為了建設美麗香港而拼力向前。年青人只有與政府合作,與國家同舟共濟,才會有力量,才會在13.4億人的共同意志中產生合力,溶化成萬眾一心的力量去創造人間奇蹟。
世界是屬於年青人的,未來由年青人去創造。從元旦第一天開始,樹雄心,立壯志,從來不會遲。香港夢,中國夢,就是奮發圖強之理想。只要能醒悟,感到自己對社會負有責任,人生就能變得更精彩。在建設新生活,新時代中,你就可找到自己,找到自己的路,找到人生的樂趣和意義。青春無價,在於能自我調整,自我修復,自我建設。生活永遠不會離棄永遠不放棄的人,習近平在艱難歲月下放農村,梁振英迎難而上,他們都成功達成自己的理想。願你新年有新的夢想。

2012年12月30日 星期日

除夕願望

世界沒有在2012未日,

地球還要自轉億萬年;

中國崛起己勢不可擋,

再包圍遏制只顯醜惡。

 
人類的善意並不能喚醒魔鬼的良知,

天使般的關懷可以讓世界更加美麗;

中華民族和平崛起的夢想得靠實力,

民族精英就是中國軟實力的締造者。

 
中國在建設小康社會,

香港在與惡魔戰鬥中;

是沉淪是崛起正在拚搏,

戰勝的始終屬正義一方。

 
繁花似錦的明媚春天正在醞釀成熟,

香江美麗的明天在締造者手中描繪;

全港愛國者護衛國家永不滅的意志,

將衝破烏雲登上宇宙俯覽人間天堂。

 
挑釁是惡魔的不二手法,

反抗才能讓香港走出來;

收回香港不費一槍一彈,

保衛香港卻要做好準備。

 
和平和善意不可能換來魔鬼的醒悟,

只有地獄的烈火才是懲罰惡行之地;

要改天換地為了新世紀民族的重生,

就要年復一年不屈不撓地消滅壞人。

 
願這個除夕除掉漢奸敗家仔!

90年發展歷程的事實

中國共產黨推動中國復興與發展進程中,通過完成制度建構、體制選擇和資源配置的創新,以適宜的發展戰略,推動了中國經濟高速增長。90年的歷程,進行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入中華民族復興的歷史征程。從1948-1978年,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確定了發展生產力的主要任務。期間也經歷了一系列挫折,如大躍進、人民公社、反右傾以及文化大革命等錯誤行為,讓國家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遭到嚴重破壞。
建國之路絕不平凡,90年如分三個30年來看,第一個30年主完成了民族獨立和國家統一大業。第二個30年,從1949-1952為國民經濟恢復期,1953-1956年是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1957-197822年間經受了天災人禍,決策失誤,政治動亂,經歷了中國經濟史上增長速度最慢的一個時期。盡管這22年遭到波折,從1957-1978年底,按可比價格計算,社會總產值增長3.25倍,工農業總產值增長3.64倍,到1980年全國新增固定資產為4339.39億元。
1978-2010年,中國經濟進入快速增長期,創造了中國奇蹟。1978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只有3645億元,世界排位第十名;人均國民收入僅190美元,位居世界最不發達的低收入國家行列。到了2008年底,30年間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了68倍多,達到30萬億元。其中從1978年上升到1986年的一萬億元用了8年時間,上升到1991年二萬億用了5年時間,此後十年到2001年每年上升近一萬億元,超過10萬億元,06年達到20萬億元,10年達到59萬億元。
90年的跨度來看中國的發展數據,變化是驚人的。近30年的發展和調整,產業結構升級,推動了中國製造業崛起。第一產業增加值,由1978年的1028億元增加到2007年的28.7萬億元,糧食產量達50160萬噸比78年增長64.6%;棉花產量762萬噸,增長2.52倍;水果產量18136萬噸,增長26.6倍。在長長的增長清單中,工業生產能力也迅速擴張,成為製造業大國。在22個大類中,中國製造業佔世界比重第一的有七大類,佔前三名的有15個大類。
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規模擴大,帶來了國家財力的增加。1978年國家財政收入僅1132億元,1985年達到2005億元,1993年再翻一番,達到4349億元,1991年達到1.1444萬億元,2003年達到2.1715萬億元,2007年國家財政收入己經超過五萬億元達到5.1322萬億元。同時中國也成世界貿易大國,進出口貿易總額在1950年只有11.3億美元,到2010年全年進出口總額己達29728億美元,其中出口15779億美元,進口13948億美元,順差1831億美元。
近代世界史證明,當今世界沒有一個國家能夠擁有發展本國經濟所需的全部資金、技術和資源。為了發展,國與國之間必須互通有無。1979-2007年,外商直接投資7602億美元,平均每年262億美元。2010年外商投資達到1057.4億美元,首次突破一千億美元。據聯合國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成為展中國家第一。香港則以年吸收外資262億美元,居世界第三位。這些數據說明,中國的發展不容忽視,中國人應該引以自豪。

2012年12月29日 星期六

走向競爭的市場經濟

中國體制內外的經濟改革,為走向具競爭性的市場經濟打好基礎。毛澤東根據朱德等人的意見提出16字政策,即"公私兼顧、勞資兩利、城鄉互助、內外交流",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基本經濟政策。朱德解釋"內外交流政策時說,"今後我們不僅要同蘇聯及民主國家做生意,還要同日本、美國做生意。"在朱德的心目中,中國要由農業國變成工業國,重要的就是"內外交流。要在國際大舞台上爭一日之長短,必須有能力在市場經濟的競爭中經受得起風浪。
價格改革是市場發育的關鍵,資源配置的合理性在於經濟活動遵循價值規律的要求,適應供求關係的變化,讓企業有壓力也有動力,優勝劣汰,促進生產和需求的及時協調。中國的價格改革走過了幾個階段,以1979-1984年調放結合,以調為主,對農副產品、猪禽、烟酒、紡織品植格調高,降低機械手錶等耐用品價格,在價格管理體制方面進行了探索。1985-1988年實行調放結合,以放為主,放開價格由市場去調節。1989-1991則進入改革鞏固階段。
價格改革是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價格體制目標模式。從1992年至今是改革深化階段,提高鐵路運價、原油的實際出廠價、電力價格等,以改變國家定價偏低的狀況,反映市場實際價值,理順價格,向市場化發展。價格改革的同時,財政、稅收、工資體制聯動,既觸動現有利益格局,又能協調各方,不致引起社會大的震動。價格改革與工資改革相結合,增強市民對物價上升的經濟承受力,也同時推動了社會補償制度和社會福利制度等方面的改革。
中國經濟改革初期偏重於數量擴張,追求增長速度,忽視質量和效益的提高。2003年中國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以資源消耗、生態損耗為代價的增長模式,阻礙了中國可持續的未來。開辟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得到充份發揮、生產發展、生活富裕、人與自然和諧的文明發展道路,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以利益為導向的產權制度,使企業更關心未來的存在。
企業和個人成為市場經濟的主體,在利潤極大化的原則下,人們更注重資本運行質量,把效益放於首位,資源配置必然由非市場化的低效配置向市場化的高效配置轉變。外資和民營企業的崛起,在相互作用下,取長補短,傳播資本、經營能力和技術知識。民營和外資企業在公有制企業以外,給經濟總產值增長做出了貢獻。廣東2008年民營經濟實現稅收收入2226億元。許多地方己形成民營產業集群,66%專利和82%新品開發來自私營企業。
為了促進民營企業創新能力,政府積極搭建創新平台,培育企業創新意識,提高抗風險能力。同時,政府也創造寬鬆的社會環境和有力的法律保障,提高民企質量意識,加快信用體系建設。管理國家是一項大的系統工程,政府在系統中處於管理協調的位置,不代替,不包辦,而是因勢利導,順應規律,以保證系統處於良好的運行狀態。政府主動干預是為了匡正市場失靈,防止政府失靈帶來的負效應。政府以最小的干預,讓市場經濟走向競爭,以利發展。

2012年12月28日 星期五

1949年前後的經濟制度

近代中國是一個積貧積弱的時代,經濟被列強肢解,傳統經濟被迫轉入世界體系,道路充滿了艱辛和曲折。幾千年封建社會,長期奉行以農為本重本抑未,把從商視為未,從思想上防止人們本未倒置。中國長期為自然經濟體的自給自足生產方式,沒有為經濟創新提供激勵。由於自給自足的特性,對擴大再生產,提高生產率,促進科技研究和應用,造成障礙。鴉片戰爭後,這種劣勢更為突顯。在農本思想的禁錮下,極大地阻礙了中國經濟的發展。

明朝中後期開始"閉關鎖國",到清朝為防範沿海漢人抗清,採取海禁政策,嚴禁國內人出海,也不准外國商船前來貿易,使中國形成了"孤島經濟"。西方經濟在騰飛之中,中國卻沒有產權制度來保證創新者的利益。到了清未,才建立了這個制度,但產權因為"人治",長期得不到承認,因而制約了中國近代經濟現代化的進程。同時,中國沒有健全的金融制度,雖然積累了大量的白銀,都沒有用於擴大再生產,而是求穩地購田買地,不事生產,形成不了資本。

當時中國也有錢莊,但不是西方那樣的現代銀行,只有存取業務的功能。就算間有放貸,也是利息甚高的"高利貸,讓人借貸投資的慾望大打折扣,影響了金錢轉化為資本的進程。中國雖擁有世界三份之一的白銀儲備,也只充當了貨符號而己。中國經濟制度的不健全,導政近代經濟陷落,影響了中國現代化的進程。只有推進產權制度和資本市場的制度建設,才能為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提供可靠的保證。中國社會的經濟己到了不能不改變的狀態。

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一窮二白,制定了過渡時期的社會主義改造戰略,以蘇聯模式作為藍本。計劃經濟在當時有利於協調各方面的矛盾,具有一定的優越性,對於把封建和半封建的所有制改造成社會主義公有制,建立合作社,完成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實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歷史表明,公有制的確立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隨著模式深入發展,弊端也日益暴露。特別"大鍋飯"現象,影響了人的積極性。

初期的經濟制度未能正確處理好個體利益和社會利益之間的關係,挫傷了個體的生產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在政治上也未能處理好民主與集中的關係,忽視了民主的合理表達,變成了自上而下的剛性集權制。同時畸形發展重工業,造成發展不平衡,缺乏經營自主和社會競爭力。由於激勵機制僵化和缺乏,市場封閉帶來思想文化和技術的相對保守和滯後。1978年,人們對社會主義進行再認識,思想認識和理論水平有了提高,開始建立市場導向型的經濟。

1992年鄧小平"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的論述,解除了思想束縛,讓市場促進了經濟的活力。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公有制和多種經濟體並存,讓企業進入市場,平等競爭,鼓勵了先進,促進效率,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結合起來,逐步實現了共同富裕的願望。縱觀世界經濟發展史,市場經濟先於計劃經濟,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大發展。以公有制為主體解放了生產力,合理分配社會資源,成為中國發展國家經濟的主要制度選擇。

2012年12月27日 星期四

開放戰略與全球化

中國的發展目標是現代化,要現代化就必須和世界各先進國家建立良性的互動關係,從而推進世界歷史向縱深發展,實現中國和世界的共同繁榮。全球化是一個歷史過程,從而使商品、資本、信息和人員在世界範圍內日益頻繁地流動,國與國之間的經濟更加息息相關。中國在全球化的開放環境中,面對挑戰:外資并購帶來企業安全的影響、環境污染、外匯儲備增長過快、能源消耗巨、通貨膨脹、中國企業走出去抗風險能力低等問題,都亟待解決。

這些問題在全球化的開放戰略下,中國取得了不少經驗和成績,使中國企業變得更強壯。中國對外貿易在1978年只有206億美元,2007年總額達到21,737億美元,增長了104.3倍。中國的對外貿易競爭力明顯增強,工業製成品出口總額比重由1980年的49.5%上升到2007年的94.9%。中國成為名符其實的對外貿易大國,從貿易依存度來看,中國融入全球經濟的程度非常高。1978年前,外匯儲備從未超過10億美元,2007年底卻達到了15,300億美元。

巨額的外匯儲備增強了中國的綜合國力、國際支付能力和抗風險能力,成了全世界"美女"都響往的有成就"男性"。但是外匯存量過大,外幣貶值時,直接給國家造成損失,也加劇了國內流動性過剩以及未來國際收支一定的隱患。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中國對外開放戰略的重點將在於進一步促進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對外直接投資既可解決外匯儲備過多的問題,又可有效利用外匯,為國家創造效益。香港實際也有這個問題,應有效利用外匯,不做守財奴。

任何國家的開放戰略都要因地制宜、因時而異,隨著國際和國內形勢的變化,改變自己的戰略。國家要改變戰略,香港也不能在回歸後做不合時宜的事。人是社會最寶貴的資源,不思長進,不合時宜的人,對社會發展毫無用處。培養回歸後的人才,瞭解國情,才能形成人力資本,提高經濟效率,為社會做出貢獻。經濟由人力資本、物力資本和土地資本組成,有研究認為人力資本在新世紀經濟中己佔到60%的份量。人在全球化的開放戰略中至關重要。

目前發達國家經濟增長的80%是依靠人力資本的投資和技術進步取得,而技術進步是以提高人力資本質量為前題的載體。20世紀70年代,美國資本存量為15.6萬億美元,人力資本存量為8萬億,佔資本總量的52%21世紀體力勞動者在美國的勞動力中所佔的比率將降到5%,說明教育水平提高的重要性。發展中國家的勞動者,接受教育平均增加一年,其國內生產總值就會增加9%。美國20世紀初教育作用為5-10%1929-195733%90年代己達60-80%

全球化的開放戰略,首要就是培養人才,這是中國的政治抉擇。中國30年的道路都由具共容性的中國共產黨在強勢的管治中,起著帶頭作用。13.4億人的思想和力量沒有一種強有力的領導,一盤散沙,四分五裂的情況必然出現。中國政權通過革命方式形成,權力高度集中,形成了社會、國家和黨三位一體的領導。中國在全球化的開放戰略中,貫徹以人為本,提高執政能力,善用社會資源,加強制度建設,發揮了8千萬精英團隊的作為,為中國崛起出力。

2012年12月25日 星期二

土地、工業、城市化

土地是生命、財富、民族的根本,沒有土地,國家和人民就不存在。1942年河南旱災,餓死了三百萬人,日軍入侵中國,殺人無數,都與土地有關。香港富豪能夠登上世界富豪榜的前列,與土地開發利用有關。有人借工業項目圈地,也為了土地資源的佔有。工業化和城市化是現代發展的重要環節,善用土地資源,成為重要的課題。中國人口眾多,食飯是天大的事,土地就是命根子。工業化和城市化是善用土地資源富國富民的戰略和發展道路。

前幾天,烏克蘭駐京副總領事來港談及中國對烏農業支援35億美元,讓中國企業與烏合作,利用他們廣垠無邊的黑土地,為中國的吃飯問題提供保障。這都是國家為人民在做的重要戰略舉措。中國歷史上的溫飽問題必須獲得解決,土地利用也必須有戰略的思考。土地供給制度必須改革,海南模式、昆山模式、平羅模式等都突破了原有的規定,對土地利用、抵押貸款都進行了探索。撥出適當數量的土地發展工業,讓城市化獲得推進,是復興的重要一步。

可持續發展是21世紀人類面對的共同主題,土地和糧食安全都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工業化和城市化,不能忽略了保護生態環境和協調農業資源的承載力。同時建立土地市場運行機制,使土地所有權轉讓交易化,防止濫權和腐敗的情況出現。工業和城市的發展,目的就是要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解決吃飯問題,振興民族經濟。1949-1978三十年間,盡管政局動盪,中國在艱難中建立了近乎完整的工業體系,為後來的發展打下基礎。

1979年工業資產總額比1957年大了11倍,但人民生活水平增長較慢,1978年平均工資只比1957年增加了7元,全國平均消費水平為175元。1979-1996年,中國的工業化道路來了一次轉軌,20年裡經濟總量翻了兩番,居民消費水平由1978年的一百多元增加到1995年的2311元,創造了令世界矚目的經濟奇蹟。單一的公有制基礎轉變為多種經濟成份並存,重工業傾斜戰略變為農輕重並舉的戰略,消除了經濟缺短,確立了市場經濟,走上新型工業化道路。

新型工業化道路就是把技術進步作為經濟增長的推力,以信息產業作為依托,優化傳統產業,讓其升級,以第三產業為主導,通過融合,實現可持續的發展。30年改革之路,人均GDP己超過3000美元,具備了成熟的的工業社會特徵。城市化是工業化的伴生物,控制城市規模,合理發展中等城市,積極發展小城市,成為國家發展城市的戰略思想,以合理分配國家資源,共享復興的榮耀和財富。20-50萬人的城市有利於集合各種服務,提高市民生活水平。

中國集中發展20萬人的小城鎮,讓龐大的13.4億人口都獲得城市化的服務,有利於發展能耗少、用料小,有一定技術水平的中小企業。當然中國也有數十個城市有建設國際大都會的設想,但經中央決定了的就只有由香港、廣州、澳門、深圳、東莞組成的國際大都會。前海、橫琴、南沙低碳、智慧型、市場化城市的設計和建設,為國家的發展先走一步。發展中小城市,結合國際大都會的建設,將對中國發展產生重大影響,也是香港新世紀的重要議題。

2012年12月23日 星期日

落後要挨打 追趕為復興

中國從宋代達到鼎盛時期以後逐漸走向衰退,均因缺乏一個有效率的制度和組織。因此,中國共產黨把實現民族復興與經濟增長作為自己的歷史使命。制度重構、體制選擇與發展戰略成為民族復興和經濟增長的三大要素,而共容性的政黨組織的推動和抉擇,成為內在的動力。中國共產黨洞悉全球一體化己勢不可擋,展開艱巨的制度變遷和調整,堅持了持續多年的入世談判,參與全球化分工合作,充份發揚了中華民族勤奮好學的精神,縮短了中國復興之路。
1978年以後開始,中國實行對外開放戰略,逐步融入全球化,分享全球化帶來的紅利。中國引進外資,虛心學習國際一切的先進技術和經驗,加快了工業化進程。2001年入世以後,運用國內外兩個市場資源,參與全球分工競爭,提高了中國的對外競爭力。中國共產黨不失時機地站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時代前沿,積極推動中國融入全球化的經濟活動,為中國贏來了發展的機遇和競爭的活力。這是中國百年復興與增長能夠獲得成功的原因。
選擇適宜的發展戰略,是制度和體制有效運行的途徑。中國完成革命以後,轉向實現工業化的探索和復興。有一段時期,由於受到急於求成和趕超思維影響,中國走了一條政府干預型的發展道路,在一定程度上經歷了曲折和艱辛。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工業化進入極度亢奮狀態,人定勝天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十年趕超英美等急躁冒進的思維。後來不得不進入調整期。文化大革命,大民主造成的衝擊和退步,使中國和世界差距拉大。
市場化轉型後,中國工業化生產和效率大大提升,借助豐富的低成本勞動力、土地資源,充份利用國際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在市場化配置資源的制機制作用下發展迅速。1978-2008年,工業增長率高達11.9%,支撐了國民經濟年均增長9.6%。各種工業品製造業的整個生產鏈全面成長和壯大,推動了中國經濟現代化進程。中國這30年的工業增長結構變化,走完了先進工業化國家200-300年的歷史,在全球化分工體系中擔當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市場經濟下的城市化,人口大量流動,提供了就業機會,但也出現了向城市傾斜的發展模式,農村市場發育遲緩。為了減少城鄉發展不平衡,縮少差距,中央加快了新農村建設,構建均等的公共服務體系。中央劃分經濟協作區域,讓一部份地區先富起來,以先進帶後進,促使國民經濟波浪式的向前推進。沿海地區兩億人的經濟發展起來了,就推動西部大開發,加大國家對地區協調的宏觀調控力度,通過財政轉移支付,優惠政策,基礎設施投入等推進發展。
發展科技教育,培養各類人才,改善投資環境,引導國內外資本參與西部及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開發。中國東部率先發展,西部大開發,中部要崛起,東北要振興,革命老區要支持,民族和邊疆地區要發展,都需要大量有志氣的年青一代出力。香港的年青人如懂得融合到這種發展的戰略大格局中去,未來三十年的發展,將是不可多得的歷史機遇。中國的發展從擺脫落後要挨打,追趕為復興的目標開始,最終成為中華民族對人類發展的大貢獻。

2012年12月21日 星期五

制度安排為了增長

毛澤東說,"19世紀40年代起到20世紀40年代中期,共計105年時間,全世界幾乎一切大小帝國主義國家都侵略過我國,都打過我們,除了最後一次,即抗日戰爭,由於國內外各種原因以日本帝國主義投降告終外,沒有一次不是以我國失敗,簽訂喪權辱國條約而告終。其原因:一是社會制度腐敗,二是經濟技術落後。"因此,國家要建立符合國情和適應經濟發展規律的制度,以重建一個現代化的中國。制度建設為了發展,為了擺脫被動挨打的局面。

中國受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的影響,吸收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廣泛傳播。中國共產黨把馬列主義理論同中國革命和建設實踐相結合,經過演變,從毛澤東、鄧小平、先進生產力、先進文化、科學發展觀等現代社會發展理論的融合下,形成了自己的理論體系,成為社會主流意識。這種意識形態不僅蘊涵了社會價值觀念和風俗習慣,還對正式制度的安排有先驗性的決定作用。意識形態具經濟功能,也對制度約束和公平公正的道德與倫理評價具有功用。

中國在長期艱苦的奮鬥中建立和完善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規範國家政權、政府制度、國家與社會關係等一系列根本問題的法律、體制、規則等。中國的憲法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中央行政制度、地方行政制度、軍事制度、國家元首制度、公務員制度、選舉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特別行政區制度等制度體系和規則。中國從未簡單照搬照抄別國制度,而是從實際出發,創造性地建立了有利民復興的政治和法律制度。

中國的經濟和政治制度安排,堅持公有制為主體,確保社會主義制度公平正義取向,以保障人民利益;另一方面,堅持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確保經濟發展的活力和效率,以利解決十幾億人口的吃飯和就業問題,促進競爭,增加收入,吸收技術和管理經驗。中國分配制度的改革和創新,打破平均主義,真正落實按勞分配原則。大鍋飯沒有了,個人可以先富起來,拉開合理的差距,但又防止貧富懸殊,堅持共同富裕的社會理想。

國家允許和鼓勵資本、技術、管理去創造社會財富,允許生產要素參與收益分配。"一切合法的勞動收入和非勞動收入都應該得到保護"。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經濟取得高速增長,收入分配格局也發生了巨大的演變。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形成了國家、企業、個人共贏的格局,是一種為了經濟增長的制度安排。這一過程推動了經濟結構調整,資源配置得到優化,增強了企業的市場活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加速了國民經濟向市場轉型。
 
香港人必須認識這種國情,以了解自己怎樣能夠在國家的發展中獲得自己生活的改善。反對派要做伸手派的思維,不可能在這種社會制度下有前途。社會可以有救濟福利制度,但不是伸手牌,人們都必須經過自己的努力,取得社會的發展紅利。市場經濟有其規律,資本主義有市場,社會主義也有市場;社會主義有計劃,資本主義也有計劃,資源配置要有創新的制度才能有高速度和高效率的增長。中國的制度安排是為了增長,讓國家進入小康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