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8日 星期三

科學知識份子的一面旗幟鄒承魯

鄒承魯是中國生物化學發展的奠基人之一,擔任過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所長,在生物化學領域作出了具有重大意義的開創性貢獻。他一生獲獎無數,包括香港的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成就獎和多次獲得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和科技進步獎。鄒承魯於19235月生於山東青島,祖籍為江蘇無錫市。1941年,他在重慶南開中學畢業後,考入西南聯大化學系。1946年,他參加庚款留英考試,以化學類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被錄取,於1947年赴英國劍橋大學留學。他跟隨生物化學家凱林教授,從事呼吸鏈霉系研究。

留學期間,鄒承魯嘗試用蛋白水解霉部份水解的方法,研究蛋白質結構與功能的關係,發現細胞色素C1與線粒體結合前後性質發生很大的變化,從而證明細胞色素B與琥珀酸脫氫霉不是同一個物質,使他成為世界第一個發現此現象的人。他以個人名義在英國《自然》雜誌上發表論文,使他這個成果歷半個世紀,不斷被人引用。1951年,鄒承魯在英國劍橋獲博士學位,告別新婚妻子,追隨岳父李四光回國,在上海生化所從事霉的研究,為呼吸鏈霉系的研究奠定了基礎。1958年,他參加並發起人工合成胰島素研究。

胰島素AB鏈的拆合,國外許多同行的試驗都失敗,一個含二硫鍵的蛋白能在還原後通過氧化再生才有可能成功。鄒承魯領導的胰島素拆合工作的成功,確定了先分別合成A鏈和B鏈,然後將A鏈和B鏈再結合而生成活性胰島素的合成路線,為完成國際上第一個蛋白質-胰島素的人工合成做出了重要貢獻。在20世紀60年代,他基於統計學的方法提出活性剩餘分數應為必需基團剩餘份數的i次方。基於這個原理,再針對蛋白質化學修飾反應常見情況,得出一系列作圖法,判斷出基團的性質和數目,被國際同行廣泛採用。


鄒承魯是國際上提出用蛋白水解霉有限水解方法研究蛋白質結構與功能的關係的第一人。他回國後與王應睞等人合作純化了的琥珀酸脫氫霉,是第一個被發現與蛋白質共價結合的FAD輔基。1964年以來,鄒承魯用自己創立的動力學方法,從變性平衡態和變性動力學兩方面比較研究,發現變性時霉活性的喪失先於可察覺的構象變化,從而把單純的結構研究提高到與功能密切結合的新水平。科學家的可貴在於創新精神,在1975年鄒承魯和王應睞在國際生物學大會上確立了中國大陸科學家加入國際組織的模式。他們以真材實料證明了中國科學家的能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