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4日 星期一

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崔琦

香港有不少好東西,出了高錕和崔琦這種人物。崔琦於1952年就讀於香港培正中學,1957年畢業,在金文泰中學修讀預科班,成功考入香港大學,但他選擇了教會獎學全,於1958年赴美國奧古斯塔納學院就讀。1967年,他在芝加哥大學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到貝爾實驗室工作。1982年起,他在普林斯頓大學電子工程系任教授,從事電子材料基本性質等領域的研究工作。崔琦後來成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物理學、美國高尖科學學會會員,在1984年獲濃縮物質物理巴克利獎,享譽國際,受人景仰。

崔琦成為國際知名的學者,但他的父母卻是目不識丁的農民,一生務農為生,以善良和望子成龍的中華民族傳統教育下一代。他生於河南省平頂山寶豐縣肖旗鄉範莊村,在家排行第四,在家鄉時乳名叫驢娃兒。他的三個姐姐喜歡把可愛的小弟弟叫作驢娃。19981013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佈他和德國科學家霍斯特.斯托爾默同時獲獎,表彰他們為量子物理學做出的傑出貢獻。他們將兩種半導體晶片砷化鎵和砷氯化鎵壓在一起,把大量電子引至兩種晶片交界處聚集。他們將這種晶片置於攝氏零下230超低溫環境中,然後加以相當地球磁場強度100萬倍的超強磁場中,形成新的質量子流體,使阻力消失,出現電子電荷的奇特現象。一年後,勞古林教授對實驗結果作出了解釋。

崔琦不在香港出生,父母也不是香港居民,但她母親王雙賢卻有過人的見識和博大胸懷,家教嚴謹,讓三個女兒全部接受大學教育,這在中國的農村確是一件不簡單的事。她把唯一的兒子,無論家境多困難都要送出外讀書,可見其不簡單的一面。崔琦在母親的教導下在田間工作,練就不畏艱苦,待人以誠的謙遜美德。他在香港讀書時,由於語言不通,想念父母,要回鄉,母親堅決不肯,告誡他好好求學才是父母最大的安慰。香港成為他人生的學業起步點,從香港奔赴世界大舞台,最終成為世界諾貝爾獎科學家。


崔琦從河南人成為香港人,再從香港人成為美國華人,最後成為國際性的人物,為世界做出了華人的貢獻。他成名後並沒有忘記他的祖國,於200312月來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進行短期訪問和學術交流,同時對物理的研究工作進行指導和評估。他和王恩哥所長討論了有關提高人才水平和國際評價機制,並對中國物理事業和中科院物理所寄予厚望,為中國青年物理人才的培養出力。2007年,他在自己的家鄉捐獻了一所希望小學,深知農村孩子讀書不易,為學校配備了鋼琴和24台電腦,使孩子享受到時代尖端的科學成果。只顧本土是狹隘的思維,不顧本土也不可取,人必須心胸廣大,海納百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