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業正逐步從製造業大國向製造業強國過渡。中國企業家要立志做製造業強國的先行者。中國改革開放初期的廉價勞動力曾吸引了全世界的商人到來合作定貨,但由於商人的逐利性,不注重品牌的建設,對質量的意識薄弱,造成中國商品被視為偽劣和”山寨”的印象。到目前全球500強企業中,中國只有30多家,全球500個名牌中,中國擁有不到30個,這都制約了中國成為製造業強國的理想。改革開放初期,企業走的是一條模仿和複製的道路,這當然可以節約成本,但長遠來說必須創新,讓製造業強大起來。
模仿複製沒有創新周期長,可以很快見到效益,但對一個工業強國來說不是選項。要強就要懂得創新,就要懂得創新對品牌建設的重要性。這是為什麼國家提倡創新,而且投入大量資源搞科學研究,鼓勵國人要有創新和品牌意識。質量是品牌的生命線,政府集中國家力量加強質量管理和控制。推動產品技術和理論的應用,讓更多中小企採用先進和現代化的生產技術,幫助工人的職業素質得到提高,都是國家為中國向製造業強國過渡的一些措施。普及先進設備的使用,使企業擁有先進的軟硬件,可促進品牌建設。
中國企業要改變過去對硬件重視,對軟件不願花心機的做法,要軟件兼施,提高自己的競爭力。隨著科技的發展,對企業的技術和環境要求越來越高,只有精益求精的精神,才能使企業在國際競爭中勝出。加強產品質量
提高產品性能,並不是國家對企業的最終要求。建立品牌,形成獨特的競爭力,才是國家對中小企的期望。一個國家的產品需要同外國同類貨進行比較,能夠贏取外匯,獲得較高的附加值和競爭力,才是國家所求。這對國家出超和入超關係重大,每一個企業都應在這方面多動腦筋,奮力而為。
有競爭力的產品可以為國家帶來更多的外匯儲備。沒有競爭力的產品就沒有銷售優勢,也沒有與國際高品質企業談判的資格。加強國際化水平,提升中國企業品牌的價值是每家企業都要努力去創造的事。每一個進入製造業的企業家必須記住工業強國這個目標,這是國家的神聖使命,也是每個企業家奮鬥的目標。從未來經濟發展、製造業發展,還是從國際商業發展來說,品牌意識,國際化意識至關重要。中國製造業強國需要有決心和有毅力的青年去實現。我們盼望香港年青一代的工業家都有一團火去實現這個理想。
http://nationyouth.blogspot.h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