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都是通過產品的製造讓世人獲悉它的突破,如指紋、語音、人眼識別,上世紀只出現在科幻影片中,直至近十多年大量出現在手機和日常設備中,才讓人知道科學技術發展的高度。科技是商業運作和工業發展的原動力,其應用的推廣可帶動科技不斷的發展和創新。國家關注科技創新,對核心技術的研發採取引導、投資、示範等措施去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在形成商業效益的次要領域,國家鼓勵私人及商業公司投入開發。正如北斗衛星的研發、製造、發射全由國家投資,而應用則由各企業發揮創意去開發。
國家為一部份核心科技提供專項基金,讓更多專家參與到相關核心技術的開發中來。國家鼓勵高校和科研機構與相關核心技術的研發進行交流,從而引導學校和科研機構的研究和學術方向。國家希望通過這些措施於2025年真正掌握一批重點領域的戰略層面的核心技術。作為國民,每一個科學家都應以國家的戰略目標為研究方向,一步步讓國家在科技上領先世界水平。科技發展的新標準就是:綠色、知能、協同。工業材料的採集、加工、製造等領域的科技含量越來越高,企業必須加速綠色環保科技的創新和應用。
綠色產業在中國每年需要投入約2萬億以上,約GDP的3%,政府要投入10-15%,而社會投資比重約85-90%。國家必須對不符環境標準的設備進行改造,如汽車、燃煤用具、洗滌用品等。新技術、新設備的研發,通過增加燃燒利用率來減低煙氣排放,洗衣、廚房廢水、廢液更加快速地降解成對環境無害的物質。國家推動綠色革新,逐漸減少企業對環境的污染,使社會更加進步,生活更加美好。企業、產品、消費三個不同的商業環節通過智能、協同形成更加嚴密的聯係,使消費者和產品的溝通更加深入、便捷。
智能工廠的提出是建立在協同的基礎之上,例如要定購一部汽車,可以通過手機上的軟件,對汽車生產廠提出設計要求,從而實現個性化定製。加工企業可以實時對上游原材料供應商進行協同溝通,調整數量和質量標準。通過核心技術的創新以及綠色、智能、協同標準的提出,國家為企業指明了工業的走向,通過對知識產權利用率的強調,加快產學研的聯係。中國很多高科技元件還需進口,國家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在2025年改善這種狀態。國家和企業通過創新及創新成果的應用,可以為中華民族的振興做出貢獻。
http://nationyouth.blogspot.h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