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1日 星期日

吳文俊的數學世界

吳文俊生於19195月的上海,於1940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1947年赴法國斯特拉斯保大學留學,1957年被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即院士。由1979年起,他終生任中國科學院系統科學研究院名譽所長兼研究員,獲獎無數,研究的領域涉及代數拓撲學、自動推理、機器證明、代數幾何、中國數學史、博奕論、數學機械化等,做出了傑出貢獻。他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古代數學的傳統理論,即算法思想,轉而研究幾何定理的機器證明,徹底改變了這個領域的面貌,取得了世界領先成果,並應用於計算軟件。

吳文俊於1946年認識數學大師陳省身,指導他走上學術研究之路。陳省身先安排他在圖書室任管理員,讓他有機會讀了不少書,然後陳省身要他寫論文還圖書債。陳省身每周還親自為學生們講拓撲學,1947年讓吳文俊考取中法交換生,鼓勵他勤奮向學,做好研究工作。他不負所托,在法國的一篇有關拓撲學的論文就引起震動,拓撲學界權威霍普夫看後認為結論不對,帶著學生到法國校園和他辯論,最後給吳文俊說服,邀請他到蘇黎世理工大學訪問。吳文俊治學方法的嚴謹,具冷靜思考能力,使他能取得成就。

1974年,國家號召知識份子要學習一點歷史知識,吳文俊就把注意力轉移到數學史上。他發現中國古代不但有數學,而且做得很好,於是就去研究數學史,對中國古代數學有了深刻認識,對他後來的數學研究有很大幫助。1975年,他發表了一篇關於數學史的研究論文。吳文俊認為弄清數學的歷史發展,不但可以對數學現狀認識得更清楚,還可以對未來的數學起一定的指導作用,知道數學研究應該按怎樣的方向發展才能收到最大的效益。西方學術界對中國數學史缺乏了解,不承認中國古代存在數學成就,還認為中國數學是從古希臘傳入的。通過他的努力和研究,發現不少數學算法是由中國傳出去的。


國家在高科技領域特別重視數學這方面的應用和開發,為尖端技術的發展發揮作用。國外一些研究部門都關注中國在這方面的應用開發,吳文俊認為我們自己更要重視在高科技領域的開發。他開拓了數學機械化領域的研究,把精力投放在機械化數學的廣闊應用前景上。吳文俊認為人不可能騎著自行車上月球,人要有理想,但必須腳踏實地,一代接一代的培養人才,自可讓中華民族在世界振興。他認為中國數學界的學術風氣比較純正,青年科學家的成果非常豐富。他對祖國青年科學家的創新能力充滿了期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