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7日 星期日

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實施

經過醞釀和反覆討論,第一個五年計劃從上到下建立起集中統一的經濟機構。中國人口多,底子薄,在有限的歷史條件下,可利用的外資也非常少,國家必須集中資源投入到急切需要的重工業和國防工業上去。戰爭過後,國家亟待建設,但資金短缺,建材和工業原料長期不足,只有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才能提高積累,有效保證重點工業的建設。1953425日,中央確定了完成國民經濟各項工作,加強計劃管理,建立統計機制和責任制,確保建設質量,同時推廣先進經驗和核算制度,確保任務的完成。

一五計劃建設開局良好,上海和東北等沿海城市的工業基礎,因資源集中調配,發展較快,也因而成為支援全國建設的工業基地。老基地以擴建為主,新基地則以新建為主。冶金方面安排改建的有鞍山鋼鐵廠、安徽、四川、山西的鋼鐵企業。1955年開工興建的武漢鋼鐵廠為大型綜合性鋼鐵基地,使中國工業佈局從沿海向中部地區推進。礦山機械、電機、電工器材設備、煉油化工設備和農業機械等製造都同時開始投入建設:太原重型機器放、洛陽礦山機械廠、沈陽風動工具廠、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哈爾濱電機廠等等一百多個項目逐步推出。

圍繞老工業區的紡織、制糖、造紙工業建設,原材料的供應也由進口逐漸轉向立足於國內。重點引進的156工業項目和694個國內建設項目都需要集中資源和人才,避免資金和人力分散和浪費。全國勞動部門和工會統一招收工人,制定工資標準和勞動制度,成為計劃經濟的管理體制。全國展開了增產節約的勞動競賽,充份挖掘企業潛力,增加生產,提高品質,節約材料。一切都為了建設計劃的完成。當時的技術革新能手王崇倫、郝建秀、馬六孩等的創新精神成為全國學習的榜樣,鼓勵開動腦筋,為國服務。


隨著基本建設的不斷擴大,大批青壯年農民被工礦、建築企業吸收,投身於國家的工業建設。當時由於工業落後,農產品處於不等價交換,農民為國家建設資金積累作出了重大貢獻。工業的建立和發展也給知識份子施展才華的機會。知識份子服從國家分配到國家需要的地方去,滿足了基本建設的需要。19521953年兩屆工科學生提前一年畢業,配備到新建、改造和擴建的廠礦、交通、水利等部門,從事勘探、設計安裝等工作。國家為了探明資源,培養地質隊伍,從解放前200人發展到1954年地質畢業生就有2000人。同時以華羅庚為首的留學生2000多人回國參加建設,為國家作出了重要貢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