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8日 星期三

品評中西文化的林語堂

林語堂(10.10.1895-26.3.1976)原名林和樂,福建龍溪人,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美國哈佛大學文學碩士、德國大學語言學博士曾任北京大學教授、廈門大學文學院院長、南洋大學校長、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負責主編當代漢英詞典。他用英文撰寫的著作《吾國與吾民》在美國出版成為暢銷書,向外國人講中國文化的宗旨,還出版了介紹中國文化的《生活的藝術》,編譯出版了《孔子的智慧、《莊子》等。他的長篇小說,以《京華煙雲》最為著名。他向外國人介紹中國文化,他說,我的頭腦是西洋的產品,而我的心卻是中國的。

林語堂文風幽默,但他說,並不是因為我是第一流的幽默家,而是在我們這個假道學充斥而幽默極為缺乏的國度裡,我是第一個招呼大家注意幽默的重要的人罷了。他學貫中西,著作甚豐,散文、隨筆更是精華,他本身的天賦,使文章達人情,通靈性,富幽默感。1936年他赴美之前,著重批判中國文化的落後性,主張學習西方文化的進步性,特別是西方革新奮進的精神。他在《吾國吾民》中說,我可以坦誠相見,我並不為我的國家感到慚愧。我可以把她的麻煩公諸於眾,因為我並沒有失去希望。這本書在19359月在美國出版,到年底已再版七次。

林語堂移居美國後,發現西方文化的一些弊端,對物質極端的追求,導政心靈萎縮,人道淪喪,以及權力膨漲等,使他感到中西文化要互相彌補和吸收,把各種文明最優部份融合起來。為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他於1965年和中大校長李卓敏說他希望能編篡一部漢英詞典。在1967年春他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並在台北組織一個小組負責資料收集、查核、抄寫等工作。他為此每天工作8-12個小時,這個繁重的工作他一幹就是五年。他編寫詞典嚴謹,收詞較新,釋義準確,翻譯通順,收詞囊括當代國語通用詞語。《林語堂當代漢英詞典》於1972年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共1800頁。林語堂那年77歲,他喜形於色說,"我工作完畢了,從此可以休息了。"


林語堂在19388月至19398月在旅居巴黎期間用英文寫了長篇小說《京華煙雲》,述說1901年三個大家族從義和團運動到抗日戰爭30多年間的悲歡離合和恩怨情仇,其中安插了袁世凱篡國、張勳復辟、軍閥割據、五四運動、"三一八"慘案、"語絲派""現代評論派"筆戰、青年左傾、二戰爆發等中國風雲變幻的歷史風貌。此書1939年在美國出版,在短短的半年內暢銷五萬多冊,1975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推荐人是諾貝爾得獎者賽珍珠。值得一提的是,林語堂不但在文學上造詣深,他還有中文打字機的發明專利,他說"這是送給中國人的禮物"http://nationyouth.blogspot.h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