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1日 星期二

史學教育家陳垣

陳垣(12.11.1880-21.6.1971),廣東新會人,出身藥商家庭,自幼好學,受學而優則仕儒家思想影響,14歲讀完十三經。他根據張之洞的《書目答問》按照目錄選購經史子集,廣泛涉獵。17歲他到北京參加順天鄉試,因文章不合八股規範未中,用兩年時間進修,但科舉卻取消了。後,他以經世致用為治學宗旨,靠自學闖出一條廣深治學之路。陳垣擔任過北京大學、北平師範大學、輔仁大學教授和導師、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一屆至第三屆委員。他畢生致力教育事業,從教70多年,任過46年大學校長,挑李滿天下。

陳垣主要著述有《元西域人華化考》、《校勘學釋例》、《史諱舉例》、《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明季滇黔佛教考》、《清初僧諍記》、《通鑒胡注表微》等,在宗教史、元史、考據學、校勘學等方面皆有精深研究,受到國內外學者推崇。毛澤東曾說,這是陳垣,讀書很多,是我們國家的寶。”1905年,陳垣在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影響下在廣州與友人創辦《時事畫報》,以文學、圖畫做武器進行反清鬥爭,辛亥革命時又創辦《震旦日報》宣傳反清,後因政局混亂,潛心治學和任教。他將210卷,200多萬字的《元史》通閱一遍,把凡提到也里可溫的地方全部錄出,考訂出是當時對基督教會人士的統稱。

陳垣在研究宗教史的同時,也進行元史和制度史研究,對《元典章》進行校補,並用元刻本對校沈刻本 再以其他諸本互校,查出沈刻本中偽誤、衍脫、顛倒共12,000多條,於是分門別類加以分析,指出錯誤原因。七七事變,日軍攻占北平,他以史學研究對敵進行鬥爭發表史學論著,抨擊敵偽漢奸,顯示不屈不撓的民族氣節,含有諷今喻世、抒志表微的用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他已經69歲,掌握了豐富的歷史知識,對新事物接受很快,毛澤東在懷仁堂舉行國宴對他大加贊賞。1949131日,北平解放當天下午他與學生柴德賡、劉乃和三人從輔仁大學出發,步行十多里迎接解放軍入城。

陳垣堅守民族氣節,在日本淪陷區使輔仁大學成為抗日的一片淨土。他說,一個民族的消亡,是從民族文化開始的…..我們要做的是,在這個關鍵時刻,保住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把這個繼承下去。……這也是抗戰。在抗戰八年裡,他向生活困難的學人約稿,以此助他們渡過生活難關,以文會友,以友輔仁。陳垣重視學習方法,常常以自己的經驗和學生交流,宣揚品行第一,激勵知識份子要愛國,要堅持民族氣節。他的學生說,陳垣治學就像一架顯微鏡,一切古人的錯處都逃不過他的眼睛,有錯必糾。

http://nationyouth.blogspot.h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