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6日 星期四

千年敦煌之魂常書鴻

常書鴻(6.4.1904-23.6.1994)滿族人,生於杭州滿城,小學開始學畫,對西洋畫格外愛好。1918年他考入浙江工業學校紡織專業,1927年考入法國里昂國立美術專科學校學習油畫和染織美術,1932年考入巴黎高等美術學院勞朗斯畫室,1935年畢業。留學期間,先後5次獲美術沙龍頒發的金、銀獎,作品被法國國家博物館收藏,並當選為巴黎美術家協會會員。1936年應聘回國,任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教授、造型藝術部主任。1944年國立敦煌研究所成立,他是第一任所長,新中國成立後他續任所長直至1982年調職為止。

常書鴻歷任蘭州藝術學院院長、甘肅省文聯主席、中國文化委員會委員等職,一生充滿坎坷和傳奇。他年青時為保護和弘揚敦煌藝術,從巴黎回到殘破的祖國。他到西北邊垂,大漠深處的敦煌以藝術家的執著和良知,數十年如一日,把青春和理想奉獻給敦煌,大量臨摹壁畫,撰寫上百篇論文,為研究敦煌做出傑出貢獻。作為著名畫家,他一生創作了上千幅油畫作品。梁思成說他破釜沉舟,徐悲鴻說他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決心。1935年他在巴黎的舊書攤上發現了載有400幅敦煌石窟的相片,對1500年前風格質樸純厚的古畫產生了濃厚的感情。從此走上了保護和弘揚敦煌藝術寶庫之路。

常書鴻回國後和梁思成結成終生摯友,由他引荐與當時國民政府監察院長于右任認識,派他到敦煌開始他無悔一生的敦煌事業。1943327日,他經過幾個月的長途跋涉抵達敦煌,於1944年秋成為首任敦煌研究所所長。在幾十年的艱苦生活中,他經歷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克服困難,為保護莫高窟默默奉獻。他多次辦大型敦煌展覽,出版敦煌畫冊,向世界介紹中國的敦煌藝術。他50年守護敦煌,對洞窟進行考察、編號、臨摹、研究。周恩來曾深情地說,敦煌工作一輩子做不完,要世世代代做下去。

石窟曾給白俄軍進駐,在裡面煮飯熏黑壁畫,有些珍貴的壁畫給華爾納用膠布粘走,個別彩塑也被偷去,大多數側壁被王道士打穿,用於在窟間穿行。這種情況讓常書鴻感到責任重大,決心為保護祖國文化遺產終生陪伴。當時張大千和謝稚柳也在敦煌,1945年國民政府下達撤銷研究所命令,大部份人都離開,他為敦煌免遭盜劫,決心繼續留守。新中國成立後,人民解放軍進駐敦煌,敦煌保護和研究才走上正軌,常書鴻成為新中國第一任所長。常書鴻90歲時因身體自感不支,致函江澤民,要求讓妻子和兒子繼續守護莫高窟,為國出力。他死後依他的遺願,把骨灰埋於莫高窟正對面的沙山上。常書鴻說,人生就是戰鬥的繼續….我的青春不會再來,但是我絕不後退,其品格令人景仰。

http://nationyouth.blogspot.h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