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7日 星期二

一代文豪梁實秋

梁實秋(6.1.1903-3.11.1987),原名梁治華,生於北京,清華大學畢業後留學美國科羅拉多學院。1924年夏,往哈佛大學攻讀西方文學和文學理論,獲英文系哲學博士學位。1926年回國在國立中南大學任教,先後在青島大學、北平師範大學授課。抗戰時期,他在重慶主持《中央日報.平明副刊》。他擔任過國民參政會參政員、國民政府教育部小學教科書組主任,台灣編譯館委員會委員。19495月移居台灣,先後擔任台灣編譯館館長、台灣省立師範學院英語系主任,台灣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大同大學董事等職。

梁實秋曾與魯迅等左翼作家筆戰八年,一生給中國文壇留下兩千多萬字,其散文集創造了中國現代散文著作出版最高紀錄,代表作有《雅舍小品》。他由20世紀30年代開始翻譯莎士比亞作品,持續40年,計劇本37冊,詩3冊,晚年用7年時間完成百萬言著作《英國文學史》。梁實秋於1915入清華留美預備班,與聞一多合作發表了《冬夜草兒評論》。七七事變後,梁實秋獨身到後方,1927年到1936年間和魯迅展開論戰,因倡導"人性論"被魯迅批為"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1938年因"抗戰無關論"受到抨擊,1942年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把梁實秋定為"為資產階級文學服務的代表人物"

梁實秋一生執教,寫作只是他的副業。他與聞一多有15年的友誼。他的散文和莎士比亞作品翻譯卻讓他垂名於中國現代文學史,台灣地區還為他設立了"梁實秋文學獎"。梁實秋的《雅舍小品》初創於1940年,前後四十載,凡是有華人的地方皆有此書,暢銷300版。到台灣後,他匯編34篇小品定名《雅舍小品》全世界發行。1973年,他又選32篇作品發行;1982年收集37篇發行,第四集於1986年出版,收作品40篇。四集合訂本於1986年出版,共收文章143篇。梁實秋數十年的耕耘積累,奠定了他在散文史上的獨特地位。

梁實秋說,"雅舍最宜月夜,----地勢較高,得月較先。看山頭吐月,紅盤乍湧,一霎間,清光四射,天空皎潔,四野無聲"。他38載譯莎翁作品40巨集,為東西文化交流和借鑒作出巨大貢獻,的確讓人"無聲"佩服。1931年由胡適掌管的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原擬由聞一多、徐志摩、葉公超、陳西瀅和梁實秋五人承擔任務,預計在5-10年完成。梁即動手翻譯,擬一年交兩部,可是另外四人始終未動手,這項任務就落到了他的頭上。梁實秋以巨大的耐性,以堅韌不拔的精神,忠實於原著,為中西文化交流立下功勳。

http://nationyouth.blogspot.h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