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2日 星期三

殷墟發掘大師傅斯年

傅斯年(26.3.1896-20.12.1950),山東聊城人,1909年入讀於天津府立中學堂,1913年考入北京大學預科,1916年升入北京大學文科。新文化運動期間,他創辦《新潮》雜誌,宣傳科學和民主思想。1919年,他成為五四運動的學生的旗手,同年夏天,他先後考入倫敦大學研究院、柏林大學哲學研究院,留學七年,廣泛涉獵哲學、歷史學、政治學、物理學、化學、地質學等學科。1926年回國,傅斯年任廣州中山大學教授兼文學院院長和歷史系、中文系主任;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1937年曾代兼中央研究院總幹事。抗日戰爭爆發,他主張抗戰,任西南聯大教授,抨擊貪官污吏。

傅斯年一直在學術和教育機構擔任要職,在歷史學、語言學、考古學及教學領域成就非凡。他為搶救和保護祖國傳統文化遺產,做出了積極貢獻,對教育方法和制度進行改革,使北京大學、台灣大學教育工作突飛猛進。作為社會活動家,他憂國憂民,投身抗日。他坦蕩正義,疾惡如仇,用大量擲地有聲的文章抨擊孔祥熙、宋子文等人的腐敗行為。抗戰勝利前夕,他以國民黨身份為國共合作斡旋。他著書70餘種,編為《傳孟真先生集》,被譽為學術界通才。傅斯年國學功底深厚,了解國學的弊病,理解白話文對國民的重要性。他在《新青年》發表文章,和北大同學創辦《新潮》做新文化運動的旗手。

抗戰勝利,國民政府任命的北大校長胡適在美未歸,傳斯年暫代,負責北大遷回北平復校工作。他對偽北大教職人員堅決不予錄用,他說,專科以上學校,必須要在禮義廉恥四個字上,做一個不折不扣的榜樣,給學生們,下一代的青年看看。北大有絕對自由,但他為了陶冶教育下一代,不聘請偽組織之人任教。在抗戰期間,在逃難的日子裡,他不遺餘力保存學術,培育下一代。1948年,傅斯年出任台灣大學校長,精心策劃,銳意革新,把混亂的台大整頓好,引入正軌。毛澤東在北大做圖書管理員時,兩人地位懸殊。19457月,傳斯年和黃炎培等七人到延安考察,與毛澤東談了整整一個晚上。

傅斯年為了對歷史進行研究,聘請陳寅恪、趙元任等一流學者15次到安陽殷墟進行大規模考古發掘,找到大批甲骨文和殷商文物,對古代中國文化的研究具有里程碑意義。故宮博物院中藏有大量明清檔案,很多人以為無用之物,打算付之一炬,而辛亥革命後日本一家公司立約買下,準備運回日本,傳斯年叫蔡元培代表政府出錢買回這批檔案,最終避過一劫。傅斯年終生與書為伴,學識淵博,與香港那批反西九故宮建設不學無術之輩真的不可同日而語。他一生以愛國氣節報國,以文人的正直守護國家,功德無量。

http://nationyouth.blogspot.h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