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以來,國家的工作中心以市場化改革和對外開放為雙重驅動力量,探求誘導型變革和強制型的有效結合方式,導致了經濟持續增長的態勢,創造了今人矚目的”中國奇蹟”。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社會財富迅速增加,人們心中不禁要問,這種增長是否具持續性,是否提升了社會成員的福祉。為了國家的未來,中國必須依靠多元化創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升發展的質量和內涵,促使收入分配走向民富國強和共享模式,矯正失衡,優化結構。
經濟增長,其量度指標是GDP、GNP、人均GDP或人均GNP。經濟增長側重於物質和服務產品的增長,經濟發展則強調增長的數量外,還注重質量和可持續性以及結構優化程度。經濟發展是以人類發展指數HDI、標準經濟福利指標MEW和可持續經濟福利指標ISEW等來量度。中國從依靠土地、勞動、資本、能源和生態密集投入的粗放型發展,必須向依靠要素組合效率提高集約型增長方式發展。這樣才能做大蛋糕,分好蛋糕,提升社會成員的福祉。
1982年中國共產黨提出把全部經濟工作轉到以經濟效益為中心;1987年提出經濟建設要依靠科學進步和勞動力素質,從粗放轉向集約;1992年強調提高科技進步在增長中佔的份量;1995年明確經濟體制從傳統計劃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國家必須從依靠物質資消耗向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促使經濟發展從數量擴張階段深入到質量提升階段。粗放型的經濟增長己不具合理性,必須加以制約。
2008年中國的資本形成比率己高達44.05%,經濟產出投入的資本不斷增大,礦物耗竭比率呈現類似變動,而低廉勞動力正發生逆轉。經濟增長支撐因素在弱化,因而需要關注經濟發展的結構優化、分配合理、居民福利提升等多個維度,滿足社會成員的需要。此時中國的能源消耗/GNI為6.74地高於美國、日本、法國、德國、英國,而CO2排放量/GDP也最高。中國家庭最終消費支出/GDP為34.94%,而主要經濟體卻超過50%,促使了中國加快轉變的步伐。
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決策者和政府的作用是重要的,中國共產黨在轉變中發揮了推動和引領的作用。轉變要從投資、出口為主導的方式向消費、投資、出口協調的方向發展;產業結構從低端製造業向現代農業、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轉向;在要素層面要從密集投入向依靠技術進步、管理創新、勞動者素質提升,要素效率提高的方式轉變。而這些轉變都不能是政府的規劃和選擇,而是社會逐步演化和均衡的產物,市場供需條件具備後在競爭中內生。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一個系統工程,多元化創新是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突破口和驅動力。中國必須依靠創新驅動來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創新體現在理念、技術、市場、體制等方面實現發展從數量向質量、物化到人本、工具理性向價值理性、增長發展觀走向科學發展觀。GDP至上原則己難以滿足中國發展的需要,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己成產業結構升級的前置條件。這是一個利益格局的調整過程,只有重塑政府和市場的關係,轉變才有制度保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