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3日 星期三

創新型中國

中國經濟市場化轉軌是對中央集權計劃經濟的調整和"矯正",並不意味著中國要走向市場自由化、貿易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的"新自由主義"。中國不走"蘇聯範式"的道路,也不採用"休克療法",更不是"華盛頓共識"的信徒。國內理論界和政策制定者,更傾向於用"中國特色發展道路",形成對中國經濟運行的經驗性概括和規律性認識,從而在理論指引實踐的背景下實現中國經濟長期協調發展的道路。中國的道路有混合性的特徵,有創新的實踐包含其中。

中國經濟在縱向時序的比較和橫向國別比較層面均取得了極其顯著的績效。從縱向看,中國總量經濟表見出持續高速的增長態勢,工業化所標度的經濟結構轉化和以城市化所標度的社會結構轉化也在顯著提高。從橫向看,與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相比,中國經濟增長優勢顯著存在。1996-2006年,中國融入全球經濟的程度漸趨增強。無論在中國發展史上還是世界經濟史上,中國這時期的增長績效罕見,而無用置疑。

中國13.4億人口,有31個省區和5000年歷史,出現經濟持續高速增長本身就是全球範圍內的大事。中國經濟持續增長對人們深刻認識經濟模式的適用性提供了契機。單純強調公有制、平均分配和中央計劃,短期內可以實現趕超戰略,但從長期來看無法解決信息發現、經濟激勵和資原配置等問題而導政低效率。中國以"模著石頭過河"的漸進式理念轉軌,既切合本土特徵,且具有經濟增長高速度和超穩定的比較優勢。這是對多元化轉化格局的回應。

中國從建國以的的兩個30年轉變,需要向後看以總結經驗,更需要向前看以實現持續協調發展。歷史演變軌迹中,發展與增長,國內與國外,公有與民營,效率與公平,政府與市場,規律和認識都必須總結,以便能更好地指引中國經濟持續健康協調地發展。探索,定型和推廣,以理性去達成共識,使其具有持續發展的穩健性,上升到理論高度,加以提煉,使其具有普及價值。依靠政府和市場的力量的有機結合,從經濟發展的多維度尋出最優均衡點。

中國與其他國家相比,體制轉軌和結構轉化要同時進行,使命更加繁雜。為了規避社會震蘯,秩序失控,結構轉化必須考慮國內外兩個因素。國外己進入後工業期,中國必須在國內空間佈局上同時推進製造業升級和服務業發展。由於市場配置資源存在內生缺陷,政府有組織和動員社會資源方面的相對優勢,因此強調政府調控,通過公有制主導,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來煥發經濟活力。發展生產力,提升效率,調節國民收入分配是對公平和均衡發展的回應。

中國的發展道路是多重複合型的本土化、持續化、多元創新、政黨推動的中國特色。中國不對既定理論的盲從,也不照抄他國方式。經濟增長必須更好地轉化為大多數社會成員的福利。中國的創新集中在產權制度、分配制度、土地制度、金融和財稅制度。這一切均由政黨推動,實現趕超目標,推動多元化創新。中國立足本土化,選擇適宜制度、適宜技術,來發展自己。中國並不依照"華盛頓共識"來發展,而是走自己的路,創出了人類經濟發展的新模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