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5日 星期六

政黨主導與可持續發展

社會發展需要協調經濟增長與社會建設的關係,也要協調經濟增長,社會建設與生態文明之間的關係。經濟增長導致了環境的高污染和生態的高破壞,這樣的增長就不可持續,還直接損害居民的社會福祉,不利於社會成員多樣化需要的充份滿足。因此過度迷戀經濟增長,忽視增長和環境之間的協調互動關係的維護,必導致增長承載力的弱化。可持續發展理念逐步成為國家發展戰略,就為了求得社會公正,不透支未來去滿足現在,以造福子孫萬世。
改革開放30多年,高速經濟增長帶來了環境的高污染及生態環境的高破壞。以水資源為例,2000-2007年我國水資源總量從27701億立方米降至25255億立方米,地表和地下水資源均呈下降趨勢。同期降水量也從60092億立方米降至57763億立方米。在人口持續增長的條件下必然導致人均水資源量的持續減少。同時廢氣排放,雖然烟塵和工業粉塵排放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工業發氣排放量卻急劇增長。同時地質災害,森林蟲害,都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由於經濟增長,2000-2007年環境污染治理投資總額己從1010.3億增至3387.3億元,工業污染治理從234.8億元增至552.4億元。生態和環境問題的嚴峻,逼使人們以更高的代價來治理污染。以生態環境持續惡化為代價的增長,使生態文明失衡。人們不得不思考要素密集使用為特徵的傳統製造業和以GDP行政競賽的發展模式。未來人暫時缺位,激發當代人透支利用生態環境的做法必須得到制止。中國共產作為共容性的政黨,有不能取代的責任施以援手。
1921年中國共產黨建黨,進行革命,在特定的歷史階段選擇經濟發展模式,獲取特定的發展績效。中國經濟發展道路由政黨選擇和推動,並不取代和否定社會和公眾的作用,而是社會長期實踐形成的傳遞渠道。政黨和民眾交互作用的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兩種信息傳遞,體現出政黨推動,政府組織,探求與市場力量良性互動的態勢。在政黨的策動和引導下,推進了產業結構轉化,採用了要素密集使用,出口導向的經濟增長方式,取得了績效。
但隨著國內外經濟局勢的轉變,這種經濟增長方式的支撐條件趨於弱化,其衍生後果不斷暴露,結構性問題突出,收入差距拉大,社會建設相對滯後,生態環境嚴峻,出現了不均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特徵。此時中國共產黨必須及時回應,以符合其歷史使命的承諾。為人民而奮鬥的宗旨,必須確定階段性目標和改進方案。推動發展方式具動態性、持續性。國情、世情、時情會變,階段性目標變化,政黨必須能洞察發展中出現的情況,作出調整。
問題出現了,政黨要有足夠彈性破解經濟發展中的現實難題。政黨推動的發展方式選擇,必須直面現實,化解難題。特別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國家意識到內部經濟發展不能光靠出口。經濟的發展目標是解放生產力,實現社會正義與和諧。維護廣大人民的福祉,主動進行發展方式的轉變和調整,是為了絕大多數社會成員福利水平的提升。經濟總量增加和結構優化,要形成更好的均衡,才能實現經濟社會持續協調的發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