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3日 星期日

城鎮化發展走向均等與和諧

隨著工業化化程度的提高,大量農業勞動者轉化為工商業勞動者。工業化進程成為了城鎮化的驅動力。城鎮化率的提高,推動了產業結構升級調整,在促進了城鎮化發展的基礎上,實現產業結構和就業、人口結構的轉變。1949年、1978年和2009年中國人口總數分別為5.4億、9.6億和13.3億人。1949-200960年間,城鎮人口從5765萬人增至6.2億人,農村人口總數則從4.84億人增至7.12億人,城鎮人口由佔總人口總數的10.64%升至46.59%

1949-1960年城鎮化率從10.64%升至19.75%1960-78年徘徊在17-18%之間,1978-2009年才急速發展,從17.92增至46.59%,年均新增城鎮人口約1450萬人。大城市要素集聚和市場創造有比較優勢,城鎮化進程必須聯係大城市發育情況進行考察。中國從1960-2009年大城市人口數己從5139萬人增至2.33億人,佔人口比重從7.7%增至17.49%1978-2009年大城市人口年均增長522萬人,年均增長率為0.32%。中國城鎮化發展仍處於相對低的狀態。

2005年中國城鎮化率為40.4%,高於印度的28.7%,但低於美國的80.8%,日本的66.0%,英國的89.7%,法國的76.7%,德國的73.4%,巴西的84.2%,俄羅斯的72.9%。中國大城市人口比重為17.49%,美國為44.64,日本49.24%,英國25.66%,巴西40.31%,韓國48.00%,阿根廷38.95%。從城鎮化率和大城市的發展程度,中國和典型經濟體比有著明顯的差距。中國城鎮化滯後於工業化進程,產業結構轉化難以同步驅動,抑制了集聚和市場創造功能。

同時城鎮居民獲得社會的保障高於農村居民和城市外來務工人員,社會服務因身份的差別結構差異較為明顯。2009年中國城鎮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人數為2.35億人,佔人口比重37.87%,而農村居民只有7277萬人佔農村人口的比重為10.21%。而農民工雖然進了城市,也因身份轉化難題,難以享有與城鎮居民相均等的公共服務。這種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轉化之間存在脫節情況,使農民工在城鄉之間飄搖,導致城鎮化率低於工業化率,也造成社會不公。

農民工在城市經濟和社會資源獲取中的劣勢地位固化,會成為不同群體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和社會衝突的誘因。和諧城鎮化道路必須兼顧不同群體的利益訴求,公共服務的均等化將成為城鎮化內涵提升的重要一環。公共服務包括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就業服務,直接影響了人的壽命、健康、尊嚴和生活意義。福利的標準就是人的可能性全面發展和過上豐富多彩的生活條件。基本公共服務應覆蓋所有社會成員,提供均等的機會,才能有社會的公平。

中國在城鎮化的城鄉一體化中,提升農民回應風險的能力,通過戶籍制度改革,加速身份轉化的完成,獲取更多社會福利,實現文化融合。中國共產黨和中央政府強調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為了提升城鎮化發展的質量和水平,激勵地方政府提供公共產品,提高行政效率。同時城鎮發展為打破行業壁壘,降低融資成本,完善稅賦體制,促使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及以農地使用權置換社會保障,解決農村人口流轉的福利問題。城鎮化最終就為了建成小康社會,讓最廣大的人民享有經濟發展的成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