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9日 星期六

走向競爭的市場經濟

中國體制內外的經濟改革,為走向具競爭性的市場經濟打好基礎。毛澤東根據朱德等人的意見提出16字政策,即"公私兼顧、勞資兩利、城鄉互助、內外交流",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基本經濟政策。朱德解釋"內外交流政策時說,"今後我們不僅要同蘇聯及民主國家做生意,還要同日本、美國做生意。"在朱德的心目中,中國要由農業國變成工業國,重要的就是"內外交流。要在國際大舞台上爭一日之長短,必須有能力在市場經濟的競爭中經受得起風浪。
價格改革是市場發育的關鍵,資源配置的合理性在於經濟活動遵循價值規律的要求,適應供求關係的變化,讓企業有壓力也有動力,優勝劣汰,促進生產和需求的及時協調。中國的價格改革走過了幾個階段,以1979-1984年調放結合,以調為主,對農副產品、猪禽、烟酒、紡織品植格調高,降低機械手錶等耐用品價格,在價格管理體制方面進行了探索。1985-1988年實行調放結合,以放為主,放開價格由市場去調節。1989-1991則進入改革鞏固階段。
價格改革是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價格體制目標模式。從1992年至今是改革深化階段,提高鐵路運價、原油的實際出廠價、電力價格等,以改變國家定價偏低的狀況,反映市場實際價值,理順價格,向市場化發展。價格改革的同時,財政、稅收、工資體制聯動,既觸動現有利益格局,又能協調各方,不致引起社會大的震動。價格改革與工資改革相結合,增強市民對物價上升的經濟承受力,也同時推動了社會補償制度和社會福利制度等方面的改革。
中國經濟改革初期偏重於數量擴張,追求增長速度,忽視質量和效益的提高。2003年中國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以資源消耗、生態損耗為代價的增長模式,阻礙了中國可持續的未來。開辟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得到充份發揮、生產發展、生活富裕、人與自然和諧的文明發展道路,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以利益為導向的產權制度,使企業更關心未來的存在。
企業和個人成為市場經濟的主體,在利潤極大化的原則下,人們更注重資本運行質量,把效益放於首位,資源配置必然由非市場化的低效配置向市場化的高效配置轉變。外資和民營企業的崛起,在相互作用下,取長補短,傳播資本、經營能力和技術知識。民營和外資企業在公有制企業以外,給經濟總產值增長做出了貢獻。廣東2008年民營經濟實現稅收收入2226億元。許多地方己形成民營產業集群,66%專利和82%新品開發來自私營企業。
為了促進民營企業創新能力,政府積極搭建創新平台,培育企業創新意識,提高抗風險能力。同時,政府也創造寬鬆的社會環境和有力的法律保障,提高民企質量意識,加快信用體系建設。管理國家是一項大的系統工程,政府在系統中處於管理協調的位置,不代替,不包辦,而是因勢利導,順應規律,以保證系統處於良好的運行狀態。政府主動干預是為了匡正市場失靈,防止政府失靈帶來的負效應。政府以最小的干預,讓市場經濟走向競爭,以利發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