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後期開始"閉關鎖國",到清朝為防範沿海漢人抗清,採取海禁政策,嚴禁國內人出海,也不准外國商船前來貿易,使中國形成了"孤島經濟"。西方經濟在騰飛之中,中國卻沒有產權制度來保證創新者的利益。到了清未,才建立了這個制度,但產權因為"人治",長期得不到承認,因而制約了中國近代經濟現代化的進程。同時,中國沒有健全的金融制度,雖然積累了大量的白銀,都沒有用於擴大再生產,而是求穩地購田買地,不事生產,形成不了資本。
當時中國也有錢莊,但不是西方那樣的現代銀行,只有存取業務的功能。就算間有放貸,也是利息甚高的"高利貸,讓人借貸投資的慾望大打折扣,影響了金錢轉化為資本的進程。中國雖擁有世界三份之一的白銀儲備,也只充當了貨符號而己。中國經濟制度的不健全,導政近代經濟陷落,影響了中國現代化的進程。只有推進產權制度和資本市場的制度建設,才能為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提供可靠的保證。中國社會的經濟己到了不能不改變的狀態。
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一窮二白,制定了過渡時期的社會主義改造戰略,以蘇聯模式作為藍本。計劃經濟在當時有利於協調各方面的矛盾,具有一定的優越性,對於把封建和半封建的所有制改造成社會主義公有制,建立合作社,完成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實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歷史表明,公有制的確立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隨著模式深入發展,弊端也日益暴露。特別"大鍋飯"現象,影響了人的積極性。
初期的經濟制度未能正確處理好個體利益和社會利益之間的關係,挫傷了個體的生產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在政治上也未能處理好民主與集中的關係,忽視了民主的合理表達,變成了自上而下的剛性集權制。同時畸形發展重工業,造成發展不平衡,缺乏經營自主和社會競爭力。由於激勵機制僵化和缺乏,市場封閉帶來思想文化和技術的相對保守和滯後。1978年,人們對社會主義進行再認識,思想認識和理論水平有了提高,開始建立市場導向型的經濟。
1992年鄧小平"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的論述,解除了思想束縛,讓市場促進了經濟的活力。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公有制和多種經濟體並存,讓企業進入市場,平等競爭,鼓勵了先進,促進效率,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結合起來,逐步實現了共同富裕的願望。縱觀世界經濟發展史,市場經濟先於計劃經濟,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大發展。以公有制為主體解放了生產力,合理分配社會資源,成為中國發展國家經濟的主要制度選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