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6日 星期日

經濟增長與政黨因素

社會經過長期發展形成了利益集團,社會各界都在其中獲取利益,國家作為經濟治理者介於其中,發揮著作用。社會中存在著大量的分利集團和分利聯盟,特殊的利益集團降低了社會效率或總收入,加劇了政治生活中的分歧。這種特殊利益組織往往是小部份人的利益聯盟,與代表著多數人口的利益組織,有著不同的訴求。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其制度安排和和組織在民族復興和現代化發展中發揮著共容性的作用,讓利益獲得均衡分配。

中國共產黨作為治國理政的共容性組織,由八千多萬黨員構成的精英組織,具有內在的激勵去關心並推動經濟增長,因為組織的利益與社會福利基本重合一致。這個組織的宗旨和意識形態就是"為人民服務",代表了大多數人的利益。他們代表了先進生產力,也代表了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該組織的共容性,對各利益集團進行協調、平衡,運用內部組織管理和約束機制,以戰略、政策和觀點去減少無休止的討論,付諸行動,執行統一的主流意識形態。

由於中國共產黨是具共容性的組織,地方和中央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利益最大化都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進而通過實現分權化的治理,中央分權給地方,使中央的共容性目標轉化為地方的內在激勵。地方的發展圍繞GDP的競賽,提升了經濟增長潛力和效率。中央通過分權激勵競爭,但不放任自流,地方必須遵循共容性原則,遵守中央政策,落實任務。中央任命地方官員,決定官員升遷,以成績和遵守政策程度作為激勵和約束機制,促進經濟增長。

政治體系的共容性,減少內部存在過多聲音、觀點和政策。社會重大政治議題容易形成共識,減少磨擦,提高效率。制度的共識形成了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發展國家,堅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政治協商制度,以發展公有制為主,多種所有制為輔的經濟體,來實現民族的復興。對於內部自我糾偏糾錯的共識,可以在堅持真理,修政錯誤中不斷成長。為了讓國家發展,對外開放,融入世界,充份吸收國內外資源,加以學習和借鑒,形成市場經濟共識。

中國經過了幾十年的快速發展,成就令世界矚目,但也產生了收入分配不平均,城鄉發展失衡,產業結構不合理,資源環境代價高等問題。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共容性組織,能夠及時糾偏,調整發展理念,提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模式。在科學發展觀的共識下,推動國家從粗放型經濟向創新驅動的模式發展。中國的經濟增長,在中國共產黨的共容性的組織中加速了前進的步伐。香港人對中國政黨在13.4億人口的大國中能夠有效運作應有所瞭解。

一盤散沙的中國,如果沒有一個共容性的組織和政黨整合,難以取得共識。中國共產黨由八千萬黨員組成的精英團隊,就是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力量。香港只有七百萬人,其議會效率之低,拉布都拉到拉柴,還能做出什麼成績?只會說不會做,就是空談。空談就會誤國。中國沒有中國共產黨這樣強大的政黨,就難以帶領全國人民去實現中華民族的復興。中國經濟增長的領頭羊,除了中國共產黨,再也沒有任何政黨有此能力。這就是中國的真實國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