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8日 星期二

兩岸清華終身校長梅貽琦

梅貽琦(29.12.1889-19.5.1962),天津人,1904年南開中學第一期學生,1908年入保定高等學堂,獲庚子賠款留學美國,於1914年在伍斯特理工學院獲電機工程學士學位,後獲芝加哥大學碩士學位,回國後於1915擔任清華學堂物理教師、教務長等職務。梅貽琦於1931年至1948年任清華大學校長,是清華歷史上任期最長的校長。抗日時期,清華、北大、南開,組成西南聯大在昆明辦學,直到抗戰勝利,日本投降才遷回北平復校,他繼續任校長到194812月。1953年,他任台灣教育部文化事業顧問委員會主任,1958年任台灣教育部負責人,並創辦台灣清華大學,任校長直到去世。

梅貽琦以不同凡響的教育智慧和精神,在中國近代史上最艱難的時刻取得奇蹟般的成就,令世人稱頌。清華在19世紀30年代有近百位學界著名教授和海外學者匯聚,促進了國內外學術交流和融合。梅貽琦對知識份子心態了解甚深,在做教務長時已主持國學研究院院務,親自到火車站接趙元任,與陳寅恪等教授上任,與教授們關係密切。梅貽琦破格送華羅庚到英國劍橋大學和提拔他當教授,說明他眼光獨到的辦學風格。他主張大學教育為培養新的人,要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梅貽琦無論在清華,在西南聯大或創辦台灣清華,一直圍繞著研究學術,造就有用人才的核心思想,開創了清華大學的黃金時代。他領導的清華出了李政道、楊振寧、李遠哲、兩彈一星”23位功勛科學家,湧現出學貫中西的學者,其中有錢鍾書、陳岱孫、錢學森、陳省三等中國科學院470多位學部委員中的41%(1955-1980)。他在美國管理清華在美基金時,台灣當局多次欲動用清華基金,他堅持必須用於教育的方針。於19541955兩次去台灣,同時在新竹選定新校址,把清華大學辦到台灣,當了校長。

在烽火連天抗日時期,梅貽琦和張伯苓(南開大學)、蔣夢麟(北京大學)組成委員會領導西南聯大工作,但張、蔣兩人要常駐重慶另有職務,梅只有獨力支撐數千師生、員工的食宿。這些艱巨的任務都落到他的身上,他本著一貫的克勤克儉,不負眾望,在大後方站穩了腳跟。抗戰時期,大敵當前,不少學生投筆從戎,但在國家危急存亡之際,他雖感痛心,對學生的愛國舉動表示理解和支持。梅貽琦對進步教師,特別對聞一多的率真性情予以保護,對他大罵蔣介石和國民黨的腐敗予以理解。梅眙琦寡言低調,認真負責,經常把重要公文帶回家於晚間批閱至深夜。他希望學生有勇氣做平凡而有益於國的人。

http://nationyouth.blogspot.h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