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在90年的歷程中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哲學思想,形成自己的政治意識形態,成為建設國家的強大力量。治國人才和精英階層都必須有一套意識形態影響群眾,才能達到動員和治理國家的目的。據估計,法國政治精英約有三千人,美國有約一萬人,他們以競爭方式成立多黨制,爭奪選票,把各黨派的代理人推上最高權力位置。中國則一黨領導,多黨合作,實行協商執政的體制。但無論採用那一種方式治國,其實都只是國家中極少數的精英在治國。
政黨承擔著納用精英的功能,有著為公共職位準備和納用候選人的機制。要成為國家領導人,就必須表現出自己的能力,說服某個黨派,培養自己成為候選人。政黨就是國家精英和幹部的孵化器。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年代納用精英要秘密結集,建國後己公開化,改革開放後更走向開放。開放標誌著一個政黨能夠突破身份與財產的限制,將精英的錄用置於一個更廣闊的空間。西方政黨在精英錄用上多以財產為標準,以家族政權和身份作為精英納用的標準。
這種隱蔽性的西方政黨特性並不為人熟知,他們在民主的偽衣下實行封閉的精英納用制度。鄧小平推行的革命化、年輕化、專業化和知識化的治國精英更新戰略,使中國共產黨執政體系擁有勃勃生機。現代中國共產黨吸納精英己無出身之見,也無身份和門戶之見,更無財產之見,成為開放型政黨。香港的梁振英和唐英年就是中國共產黨吸納政治精英最典型的例子。像香港的某些人想當特首,連自己都不能說服香港主流社會的精英,那能說服得了共產黨呢?
中國共產黨是一個責任型政黨,有道德和政治限定,盡管在不同時期出現各種貪污腐化份子,總能在前進中自我調整,自我修復,自我完善。政黨的性質使其具備了這種能力。在八千多萬黨員中,總有精英人物要實行中國共產黨鐵一般的紀律,實現黨解放人民,服務人民,造福社會的目標。與統治型政黨不同,近30年中國共產黨己演變成發展型政黨,承載著國際化、全球化、市場化、流動群體、新的社會階層等壓力,擔負起變革的使命。
中國共產黨是變革型政黨,擔負起國家的使命,與西方以選票為交易的政黨被資本所綁架不同,具有自主性,超越集團利益推行國家發展戰略。變革型政黨可以通過教育、引導和願景設置,使其領導精英和民眾從狹隘的個人利益世界中解放出來。中國共產黨實際上是一個承擔著多種功能的政治組織,引導價值、控制政權、維護社會政治穩定、推動經濟發展、政策制定、社會救濟等國家治理的一切活動。實現中華民族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一個階段性目標。如何建設公平,沒有人剝削人的美好社會,才是他的終極目標,這個目標非常遙遠,要留給後代去完成。不過一切都必須從現在開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