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全球化席捲整個世界,讓各國互相依存,使各民族、各國家交往頻繁和緊密。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能為民族精神重塑帶來契機,也為民族精神帶來消極的影響。全球化以西方發達國家為主導,”一體化”使民族文化發展受到扭曲。由於文化受到”捆綁”,西方一些國家用先進的信息技術與經濟結合起來滲透到各國,嚴重影響各國傳統文化的發展。經濟全球化,使各民族的價值觀受到衝擊,傳統核心價值受到破壞,民族優良的傳統美德被功利主義、物質主義、自由主義所代替,產生了許多負面的效果。
全球化當然有其好處,給民族精神提供了廣闊的思考空間,促進世界的普遍交往,以吸收先進技術和管理觀念。各國在外來的壓力下,促進了民族精神的創新發展,反省自我,在多元文化下去博取眾長,借鑒世界優秀文化成果,豐富和拓展了民族精神的內涵。可是在全球化的影響下,愛國主義情感被淡化了,青年一代的民族意識弱化,追求感觀享樂、個人主義價值觀使理性關懷和集體觀念淡化,弱化了人們國家意識。全球經濟的重商主義,注重利益,講求優勝劣汰,適者生存,使重利忘義的行為在社會滋長。
這種思想使發展中國家的國民思想,特別使在網絡中長大的一代產生了極端的個人主義,把先國後家,"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思想忘得一乾二淨。他們更多的是關心自我,從社會和家庭中獲得更多,追求時尚、享受生活,勤儉節約變得陌生。為了應對挑戰,必須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以增強民族競爭力。民族的精神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人們可以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由落後變為先進,靠的就是民族精神。國家強大了,人民富裕了,民族的自尊、自信精神就會顯示出來,創造力也就提高,有利於民族精神的重塑。
國家堅持全球化和民族主體意識,否定文化霸權,開拓出一帶一路共建共享的思路,以我為主,博取眾長,為我所用。在全球化的過程中,國家主動吸收國外的優秀化化,培植中華民族文化精華部份,以壯大自己。中華民族要復興,必須更多強調國家意識,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來增強凝聚力,提升文化競爭力。在全球化發展過程中,培養青少年獨立人格、自立意識、效率意識、平等觀念、民主法制意識、勤勞誠信等道德觀念必不可少。"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精神,一定不能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