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日 星期日

市場經濟與民族精神

中國經濟的發展已進入市場經濟時代。二千多年前管仲說,倉廩實而知榮辱,衣食足而知禮節,闡明了經濟發展水平與民眾文化水準維持之間的關係。民族精神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文化對經濟發展和民族精神又互為影響。民族精神就是一個民族在道德上激勵和約束民族成員有有效機制,使集體理性和個人理性同時得以實現。整合民族成員對民族的忠誠感和認同感,可以調節民族成員內部經濟的行為,防止內部分化,維持群體內部的穩定。一個民族追求的是民族生存,在經濟上體現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一個民族需要不斷尋求經濟制度的效率改進和增長,以應對人口的自然增長和不同民族的經濟競爭壓力。有效的經濟制度變遷,需要民族精神的支撐才能順利進行。民族成員在民族內的利得,既能滿足經濟提高的需要,也能強化民族成員的歸屬感。市場經濟與中華民族精神具有相容性,通過個人利益的最大化,實現社會福利的最大化,做到個,人主義的市場經濟在經濟機制在經濟倫理上得到好的對接。個人對私利的追求是恒古不變的事實,社會主義市場就是要用好這隻看不見的手,有意識地用於調節經濟活動。

中華民族有著勤勞勇敢和自強不息的傳統,社會主義經濟市場的構建對經濟發展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而中國人的勤儉傳統使國家形成高的儲蓄率,有利於國內資本的形成,使物質和精神文明都有相互提高的機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中華民族精神相融合,不斷向前發展,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使之互相促進。民族成員之間樹立一種共生共榮的合作關係,相互提攜,是當代民族精神的特徵。同時經濟高速的增長,中華民族要和平崛起,民族精神要求成員有參與世界的認識,培養出恢宏開闊的民族胸襟和風範。

市場經濟已被人類證明為目前最佳的資源配合體系,中國的市場經濟取向增強了民族的經濟實力,又提高了民族成員的福利水平。進一步改善市場經濟機制,提高經濟總量和效率,成為當代民族精神熔鑄的經濟基礎和物質條件。中華民族精神的弘揚和培育,必須強調四個支柱:傳統性、先進性、開放性、現實性,以吸收世界各民族優秀文化作為補充。社會主義經濟市場既體現了時代的特點又有著濃厚的民族傳統,兼具開放性和國際化特徵,開創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形態。一帶一路是共贏的市場經濟,共建而又共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