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4日 星期四

勇於承擔的林巧稚

中國近代出現了不少有學問的偉大人物,他們為國家的進步做出了不杇的貢獻。其中一位被選為近代百年百位大師的偉人叫林巧稚。她是中國現代婦產科學的其中一位主要開拓者和奠基人,也是第一屆中國科學院唯一女院士。新中國成立後,她成為北京協和醫院首位中國籍婦產科主任,一生共接生了五萬多嬰兒,在女性盆腔疾病、婦科腫瘤、胎兒宮內呼吸、新生兒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上有著巨大的貢獻。林巧稚1901年在廈門鼓浪嶼出生,五歲時母親患宮頸癌逝世。在痛苦中她暗下決心長大後要當一名醫生。

林巧稚在20歲那年離家報考北京協和醫學院,於1929年以第一名成績畢業,獲得最高榮譽獎,成為協和醫學院歷史上首位獲得該獎項的女學生。在協和獲得博士學位後,林巧稚被聘為協和醫院婦產科醫生。她以慈悲、專注、自省的協和精神服務社會。由於當時醫院規定女醫生如結婚生子就當自動辭職,她決定終生不嫁,被破格從一名助理醫生轉任總住院醫生,成為協和醫院首位擔任總住院醫生的女性。1932年,林巧稚赴英國倫敦醫學院和曼徹斯特醫學院進修,次年到奧地利維也納進行醫學考察,1939年又到美國芝加哥醫學院繼續學習。一年後,林巧稚回國繼續為同胞服務。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協和醫院被迫關門,林巧稚沒有離開北平,留在胡同裡開辦診所,救治病人。她慈悲為懷,以負責到底的精神在動蕩的局勢下,為病人堅持六年,共接診上萬戶人家,留下8887份檔案,在戰爭中見證了無數新生命、新希望的誕生。人活在世上需要承擔不同的責任,有事業、家庭、感情、社會等責任。責任能激發人的潛能,喚醒人的良知,也能獲得別人的尊重和信任。林巧稚以自己的實踐履行人生的使命和責任,戰勝困難,抵制誘惑,為社會做出了貢獻,獲得了人們的信賴和尊敬。


新中國成立後,林巧稚重回協和醫院婦產科工作,全身心投入工作。這一時期她帶領學生對葡萄胎、子宮絨毛膜上皮癌進行了長期的研究,總結了協和醫院從1948年至1958158宗滋養細胞腫瘤病例,發現27例惡性葡萄胎中有24例發生了遠處轉移,86例良性中也有9例發生遠處轉移,推翻了外國專家良性善葡萄胎不轉移的結論。她為7萬多29歲婦女進行抽樣調查,為子宮糜爛、子宮頸癌、葡萄胎等癌症累積了大量資料,為降低新生兒死亡率和防治宮頸癌等疾病做出了貢獻。她晚年在病中用四年時間完成了50多萬字的《婦科腫瘤》著作,為醫治腫瘤提供借鑒。2009年林巧稚被選為感動中國人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