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五年奮鬥,到1957年底,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這是中國近代歷史上引進規模是大、效果顯著的工業化進程,奠定了工業基礎,增長了人力和技術資源。國家在經濟和文化部門的基本建設共投了493億元,加上地方自籌資金,投資總額達588.47億元。在施工的一萬多個單位中限額以上的工礦建設項目921個,到1957年全部投入生產的428個,部份投產的109個,成為中國現代化工業的骨幹。”一五”時期的大中型項目,建成後平均三年半就收回了投資。1957年工農業總產值達到1241億元,增長67.8%。
國家工業和技術水平明顯提高,鋼材自給率達到86%,機械設備自給率達到60%以上,12個工業部門的產品成本降低29%。一大批舊中國沒有的現代化工業建立起來,如飛機、汽車、發電設備、重型機器、新式機床、精密儀表、電解鋁、無縫鋼管、合金鋼、塑料、無線電和有線電的製造工廠,建立起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在農業方面,在五年內擴大耕地5867萬畝,新灌溉面積1.1億畝,造林面積達22102萬畝。農用大中型拖拉機從1952年的1307台增加到1957年的14674台,對糧棉增產有所幫助,但缺口仍大。
1957年與1952年比,棉紗、棉布增長30%,毛線長1.8倍,呢絨增長3.3倍,自行車增長9倍,縫紉機增長3.2倍,收音機增長19.7倍,日用工業品的產量都有成倍增長。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2.67萬公里,鷹廈鐵路、武漢長江大橋先級建成。全國公路里程達到25.46萬公里,除康藏公路外,青藏、新藏公路也建成通車。全國內河航道里程已達14.4萬多公里。郵路總長達到222萬公里,農村大約70%的鄉可通電話。1957年社會商品零售額達474億元,進出口貿易總額達31億美元,增長19.4億美元,上升59.8%。
由於經濟建設,需要大量人才,全社會形成了重視教育的氛圍,教育、科學、文藝、醫療衛生、新聞出版、廣播電視各種事業獲得較快發展。1957年高等學校發展到229所,在校學生44.1萬人,中等專業在校生達77.8萬人,中學在校生628.1萬人,小學生6428.3萬人。”一五”期間,高等學校畢業生有達27萬人,超過1912年至1947年36年間21萬畢業生的總和。中國人民的平均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做到宏觀計劃與微市場的協調發展。說明落後的國家搞建設必須與國力相適應,為社會主義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