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31日 星期三

道家的技術觀

道家的哲學是出世的,有不食人間煙火之嫌。先秦諸子之學多以治國牧民為己任,老子則提倡無為而治。道家甚至認為,技術應用使人喪失淳樸的天性,對人類是有害的,要摒棄一切聖智技巧之類的名利活動,使百姓見素抱樸,無欲無爭。《道德經》說,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生;法令滋彰,盜賊多有。老子主張以清靜之道治國,以無為之道治天下,否定利器技巧,認為社會越提倡器物,國家越不安寧。他認為,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老子主張絕巧棄利,反對以智巧治國,認為這會使人變得投機巧詐,敗壞淳樸的民風。這種思想與古代評價工匠的認知大相徑庭,如《周禮》中說:智者創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謂之工;荀子說,百工似巧盡器械;韓非子說,夫匠者,手巧也。墨子認為,技術活動用財少而為利多,是以民樂而為之;韓非子指出,舟車機械之利,用力少,致功大。總之,老子的哲學思想強調了反對技術的應用理由。道家主張的道法自然,只強調人的自然天性,忽視社會道德文明的作用,儒家對其批評具有合理性。

道家認為技術創造是對事物自然本性的殘害,說殘樸以為器,工匠之罪也 莊子強調,人類應順應自然,不必過份追求超越自然本份的東西,認為用規矩製作方圓,用膠漆粘固物體,是對自然屬性的破壞。在道家看來,自然之道是不可傳授的,身懷絕技的人都掌握了自然之。要達到道法自然的境界,需要工匠長期的實踐積累。事實證明,道家關於由的境界的認識有一定的合理性,正符合他們所說的所好者道,進乎技矣,是道家所提倡的技術活動的最高境界就是達的主張。

道家的思想在現世問題上是消極的,但道家技術觀對現代科技文明還是具有啟示性的。他們認為技術的應用使人產生投機取巧心理,破壞了人的淳樸天性。從道家的思想裡面,我們否定其消極一面,堅持孔子所說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聖訓。但道家在芸芸眾生中大智若愚,頭腦清醒,在先秦諸子中鶴立雞群,是因為他們認識到包括技術在內的人類文明對人的異化作用,對各種文明進步所作出的負面影響。合理的技術是順應自然的技術,如技術對人類造出傷害,破壞了環境,就不是道法自然了。傳統文化有其糟粕與精華,吸其優秀部份即可古為今用,為人類文明提供某種借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