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9日 星期五

談傳統文化

習近平最近在一帶一路的峰會上的演講,內裡包含了很多中國傳統的理念。他以天下為己任,共商、共建、共享,天下為公的思想,贏得各國領導人的認同。中國達則兼濟天下之心,既是中國文化也是世界大同的崇高思想境界。習近平的思想既有西方馬克思共產主義的元素,也有中國傳統文化的元素在內,是一種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顯揚,可以感召和引領世界未來百年的發展。中國在近百年進程中曾經落後過,有人把責任推到傳統文化上,使文化失去了自主性,現在重拾自我正是振興之時。

一個民族若是失去自主性,盲目追求別人的東西,最終的結果只能成為人家的附庸。20世紀30年代中期一批學者曾徹底否定自己的傳統文化,舉起了全盤西化的大旗,但有十位著名的教授發表了《中國本位文化建設的宣言》。宣言中說,中國要有自我的意識,要有世界的眼光,既不要閉關自守,也不要盲目的模仿。他們認為,中國人不要守舊,也不要盲從,要根據中國的本位,採取批評態度,用科學方法檢討過去,把握現在創造未來。中國要的是科學化,現代化而不是西化,學習世界先進文化,融入中國文化中。

中國文化不只是儒家文化,也無需用儒家文化去一統天下。儒家思想在倫理道德修養方面發揮過作用,在精神需求方面也具傳統文化意義,如把近代落於人後歸咎於傳統儒家思想,加以否定也無必要。文化的根在風俗習慣,要完全將其否定、割斷都屬不可能。畢竟傳統文化裡面有糟粕也有精華,該保留的還是要保留。一個對國家、民族的傳統文化精髓部份不認識的人,對文化傳統就不會有自信心和尊重,因而難以讓他們有民族自信心和愛國心。發揚本國文化的優秀成份,建設具民族特色的現代化國家,事關重大。

中國人要有文化主體意識,保持和樹立文化交流中的主體意識,就不會有我要吃掉你或你要吃掉我的想法。交流是雙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借鑒,吸收進來後成為養份,使國家的機體更強壯。如果在交流中失去了主體意識,全盤西化,則會消化不良,使國家更亂、更不可收拾。中國既不盲目自尊自大,也不妄自菲薄,要堅持自己的主體性,才能有效地吸收外國文化的養料,滋潤和發展本國的文化。中國現代化如離開了傳統文化,就沒有了中國特色和健康發展的空間。中國人應有民族自信也要有文化自信,才能為中華民族復興而創造輝煌的未來。

http://nationyouth.blogspot.h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