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4日 星期三

國學與中華文明

中華文明是世界文明的一部份,國學是中華文明的結晶,但有精華也有糟粕。我們並不認為中國的一切都好,外國的一切都壞。中華民族是一個海納百川的民族,在歷史的長河中吸納各民族的優秀養份,成為發展自己,成就他人的民族。這種博大的胸懷,就是中華文明的精華所在。我們不獨尊儒學,而是諸子百家中優秀的東西都吸納為中華文明的一部份,結合世界先進的文化,走中國人的路。學習國學有利於傳承中華文明,實現文化認同與民族認同,扭轉中國人對本民族文化的陌生和疏離,以實現民族統一大業。

傳統文化唯有古為今用,朝著現代化思維轉化、創新,才能留在人們的生活中而非記憶裡。因此,我們要用現代理念對傳統文化進行再認識,用現代手段對傳統文化再表現,用現代研究成果對傳統文化進行再補充。一個不能與傳統和解的民族,始終處於無根的狀態。但和解絕不意味著復古,而是在當今世界的文明中,把中華文化精華的部份拿出來與世界共享。一個在國際事務與世界文明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大國,必須有自己的標識,讓世界認出中國來。我們高與地看到從胡錦濤到習近平都秉持了這種態度。

我們提倡以德治國、以人為本、和諧社會、社會主義公平、公正、平等、自由、民主、敬業、愛國等核心價值。這是中華民族的源頭活水,教育界必須予以重視。現代教育切斷了中華文明精髓部份,讓人文學科、文史哲都與傳統文化不融通,使文理都處於游離狀態,也就是說培養出這種學生那裡會有民族文化的底蘊。香港有些人咒罵祖國、背宗棄祖,就是沒有了禮、義、廉、羞。學習中華文化不為復古,必須以現代的、開放的、多元的、發展的、自主創新的態度來對待國學,讓它成為當今世界所用的學問和文化。

我們提倡國學和中華文化,要把它放到中國實現現代化的大格局中,放到全球化的大格局中進行研究和推動。文明必須與時俱進,具備國際化和現代化的視野,並有開放包容自主的心態。研究中華文明必須進行歷史綜合,明其因果,探其義理,把古今中外加以比較而推陳出新。在世界文明建構中,中國必須有自己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才能建設既融合世界先進文明,又富有中國品質的社會主義新文明。這是身份標識,文化認同,國家軟實力的表現。發展國學研究,弘揚中華文明是與世界對接的重要手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