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0日 星期六

宋明理學與民族精神的發展

宋代儒、道、佛三家經過長期的相互排斥、吸收、交融,思想家試圖重新詮釋天地萬物、社會人生的一些重大命題,以復興儒學為己任。理學因緣際會,在南宋被確立為正統的官方意識形態,對中華民族精神風貌產生了深遠影響。宋明理學是先秦儒學在更高意義上的回歸,是變革之後的儒學形態,具有更強的穿透力和說服力,提升為民族共同認可的價值體系,成為一種信仰,深深植入中華民族的文化心理之中。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宋明理學家把忠、孝、廉、節納入理學天理論的建構而身體力行。

程朱理學派熔鑄出了千千萬萬憂國憂民、心懷天下、為國捐軀、為民請命的仁人志士和民族英雄。理學由知天而知人,從宇宙本體論的高度論證了人性、人倫、與宇宙天地之理相通和統一,把人倫道德高揚到了與天地共存,與日月同輝的高度。殺身成仁、捨生取義,不為富貴所淫,不為威武所屈的壯烈精神和氣慨,融入到中華民族的血脈之中,成為一種價值信仰。程朱理學構建了仁、義與天地共存的永恒生命,可以用生命去擁抱它,成為後人篤志實行的愛國主義理論,成為近代民族革命強大的思想動力。

宋明理學體現一種主體精神鮮明的憂患意識,借助理欲、心欲、理氣等對偶範疇的精致辨析,將人的道德存在、倫理特徵和價值尊嚴提升到宇宙本體的高度。理學家的生活時代,特別是朱熹生活的時代,正值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歷史時刻,積貧積弱的政治經濟,半壁江山的分裂格局,使理學家具有深深的憂患意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道為萬世開太平,成為理學家,追根究底的理性主義哲學。這種求理精神既是民族求存的方式,也是文化精神的集中表現。

宋明理學敞開胸懷,廣泛吸收儒、釋、道各家所長,為我所用,表現出極強的兼容性和開放姿態。宋明理學家繼承和發展了儒家論人之高貴,明確指出,人是萬物中最高貴、最卓越、最靈秀,唯人兼乎萬物,而為萬物之靈。宋明理學家比任何哲學家都更加自覺地把天人合一的宇宙觀作為自己的理論基礎。朱熹強調,天人本無二,不必言合。這種學術精神根深蒂固地存在於中華民族傳統之中,生長在民族心理結構之上,成為中華民族精神不可分割的一部份,使人的生命律動與宇宙的生命節奏切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