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5日 星期一

國學與國民教育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國積極參與其中,並且融入了世界大同的一帶一路和平發展共贏的理想。亞投行就是一個具有合作共贏理想的組織,是一帶一路發展的基礎,使一帶一路不只是一個政策,而是有經濟支持的真正共商、共建、共享的一個大同世界的盤石。一帶一路政策具有濃沃的中華文化特色,包含著達則兼濟天下的廣闊胸襟,與美國只講自己的國家利益,只在人家拿出好處,才會去分享自己的做法,與中國方式大相徑庭。這充份說明了中西文化的差異,表現出中華文化的大度、現代性和中國國家性格。

我們研究國學不是要復古,或獨尊儒家,或要恢復帝王將相之道,而是從先秦諸子百家中尋回民族珍貴的寶藏。毛澤東說,中國的長期封建社會中,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發展過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華,是發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條件我們必須尊重自己的歷史,決不能割斷歷史。建設中國文化既要有自我的認識,也要有世界眼光,既要吸收世界先進的思想,也不盲從,取長補短,使中國在文化領域中恢復過去的榮光,促成世界大同,實現中華文化復興。

縱觀百年來國學的發展,是遊走於時代精神與國學雙向互動之中。近現代的中國的時代主題是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建設民主、文明、富強的新中國。其時代精神就是振興中華,實現現代化。上世紀前半葉表現為禦侮圖強、振興中華,21世紀則表現為改革創新,在振興中華之餘兼濟天下。中國要建成什麼樣的國家,走什麼道路,只有通過國學研究,參與世界文明建設,保持民族文化的主體性,才能不為外族所吞併。改革創新是時代的精神,國學研究和國民教育具有共通點,就是顯揚民族精神。

國民教育不是讀書復古而是把民族精神找回來,了解國情、社情、人情,以建立一個和諧的社會與和平的世界。作為中華民族復興大業中的國民,每一個學生都要懂得自己的歷史使命,好為國家和人類做出貢獻。國學在國民教育中具有重要的角色,讓中華兒女的下一代找到自己身份的標識,知道自己的份量,把祖國優秀的文化遺產成為安身立命的宗旨,為世界作出貢獻。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是自古以來仁人志士的品格,現代人更不能缺了這種胸懷。國民教育必須結合國學,弘揚中華文明和精神。

http://nationyouth.blogspot.h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