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怡濂(5.9.1929至今),出生於天津市,195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電機系,1956-1958年在蘇聯科學院精密機械與計算技術研究所進修,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1994-2000年任職中國工程院主席團成員和中國工程院信息與電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金怡濂主持研制系列巨型計算機,先後多次獲國家和部委科技進步獎,朱鎔基總理稱讚他是”做大事的人。2010年5月,國際小行星中心先後發公報,通知國際社會,將國際永久編號第100434號小行星永久命名為”金怡濂星”,以表彰他在計算機科研方面的巨大成就。
金怡濂於1956年被中國政府派往蘇聯計算機研究所實習,實習隊一行20人,從此他”緣定終身”對巨型機事業展開追求。1957年,毛澤東訪問蘇聯,在禮堂對學生們作了著名的報告,指出”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年輕人朝氣逢勃,好像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這句話在金怡濂心中燃起熊熊烈火,堅定了自己一生的追求。他不辭勞累每天在寒冷的天氣中花一個半小時從莫斯科南邊跑到北邊的研究所工作。盡管每晚很晚回到宿舍,他還抵住勞累,心無旁騖學習到深夜。
20世紀90年代巨型機發展迅猛,國家提出從10億次運算越過百億次高度,直接進入1000億次的巨型機。人們都在猶疑之時,金怡濂決心向千億次巨型機邁進,否則將給世界遠遠摔到後面去。他挑起了”神威”總工程師的擔子,以平面格柵網為基礎的分佈共享存儲器大規模並行結構的總體方案,提出了網上多種集合操作,以無匹配高速信號傳達等技術構想,獲得突破,使中國計算機峰值運算速度一下子跨越到3000億次以上。神威在國慶周年和澳門回歸活動中的氣象保障都發揮了關鍵作用,同時對生命科學、航空航天、材料工程、環境工程和基礎研究領域都離不開它,成為科研不可或缺的工具。
金怡濂說,計算機是年輕的學科,也是年輕人的事業。他把”研究一代機器,培養一流人才”作為自己神聖的使命,不拘一格用人才。他委任的50個主管和副主管,平均年齡只有28歲。金怡濂知人善任,為國家培養出一批優秀就科技人才,其中還有幾位成了院士,有的獲得了中國青年科學家獎。年青人對金怡濂非常尊敬,因為他不吃老本,不停地在未知的科學領域進軍。年青人在金怡濂帶領下一起工作,獲得成才的機會。大家都認為金怡濂在培養人才上的貢獻,不亞於他研制一台”神威”巨型機所作出的貢獻。
http://nationyouth.blogspot.h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