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9日 星期日

王永志的嫦娥玉兔飛天夢


王永志(17.11.1932至今),出生於遼寧省昌圖縣,1952年入清華大學航空系,1955年至1961年留學蘇聯在莫斯科航空學院學習,1957年改學火箭與導彈設計專業,1987年成為”863計劃航天領域專家委員會成員,1992年當選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現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工作。他先後擔任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總體設計部總體設計室主任、總體設計部主任、運載火箭研究院院長等職。第二代液體戰略火箭,固態戰略火箭、捆綁式運載火箭等系列,他都是主要的設計者,成為中國航天工程的開創者和帶頭人。

王永志生在農村,對農作物興趣濃厚,由於老師生物課教得好,他一心想當生物學家。但是朝鮮戰爭爆發,美軍飛機經常侵犯我國領空,學校被迫北遷,常常看到上空蘇製米格-15與美軍飛機的空戰。他感到中國要免受欺凌,必須有強大的國防,特別是強大的空軍,於是中學畢業即報考清華大學航空系,成了這個農村孩子人生的轉折點。1955年,王永志被派到莫斯科學習飛機設計,1957年他服從國家需要,毫不猶豫地改變專業,學習火箭設計。經過六年的寒窗苦讀,以優秀的成績畢業當上工程師,答辯的論文就是《洲際導彈設計》。王永志有著強烈的為國爭光願望,決心要把中國人送到太空去。

王永志的一生從第一個近程導彈起,走了中國航天工程的三步:飛船工程、空間實驗室工程、空間站工程,成為航天工程的總設計師,帶領七大系統的航天人用10年時間趕超國外近40年的航天發展路程。國外有人質疑中國的飛船是抄襲,王永志在俄羅斯的學術研討會上直接用俄語作報告,他的俄羅斯老師按捺不住感情,在主席台上大聲對台下聽眾說,"你們知道嗎?中國的飛船就是中國飛船,不是俄羅斯聯盟號。"他的聲明打破了國際上的疑問和傳聞。中國特色,技術上的突破靠的是中國人自己,他為此感到驕傲。

王永志不管取得多大成績,他銘刻於心的是錢學森、任新民、屠守鍔、黃緯祿、梁守槃、謝光選等老一輩科學家對他的言傳身教。在1961年王永志在運載火箭技術研究所工作時,錢學森就親自指導,對年青人的培養灌注了熱忱和心血。1964年王永志第一次參與發射火箭,在計算推力時發現射程不夠,大家考慮多加一點推進劑,但燃料儲箱已達極限,王永志建議卸掉一些燃料,但無人贊同。他找到錢學森,錢聽後覺得有道理,果斷採納他的意見,結果打三發,全部成功。1978年在全國科學大會上,錢學森聽完王永志的匯報,面露笑容說,"第二代戰略火箭應該讓第二代人掛帥,讓王永志擔任總設計師。"王永志在錢老去世後說,我能夠走上航天之路,取得成就,靠的是前輩的提攜和教誨。祖國的航天事業,就是這樣一代一代的傳下去,取得輝煌的成就。

http://nationyouth.blogspot.h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