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8日 星期四

政黨政治的迷亂

民國初年,政黨政治沒有孕育出"賢人政治",反而使組織寵雜而紛亂。政客肆無忌憚,借助政黨牟取私利。當權者對於政黨明目張膽地操縱和利用。孫中山從親身經歷中,深切體會議會式的政黨在中國只是中看不中用的政治奢侈品。為了使革命有戰鬥力和在民眾中扎根,他又退回秘密會社式的組黨活動方式。盡管如此,也不能拯救政黨四分五裂、爾虞我詐的政治局面。迷亂的政黨政治在民主建國和軍閥專制共存的狀況下,使中國陷於政治迷亂之中。

代議制度是孕育政黨的母體,中華民國構建的議會制度就缺了這種機制。20世紀上半葉的四次國會選舉,不但沒有成功淨化機制,反而給某種政治力量所控制,成為虛假和曇花一現的東西。中華民國由22省組成,參議員最多不超過66人。由於缺乏現代政黨代議制度支撐,內部黨爭不息。官僚政黨控制選票,民間不知有選舉,一切均由官方報告選舉結果。第一屆國會選舉,就被袁世凱軍事政治所吞噬,搞得國民黨無法執政,只能回到革命黨狀態。

民主雖然為知識份子所垂青,但民主不只是制度設計,而在於是否有民主的社會基礎。當時宗派性勢力遠大於公共性和責任性,又沒有成熟的憲政安排,分割國家權力的過程愈演愈烈。各種政治力量之間的政治鬥爭,經常要以武裝鬥爭形式表現,議會難以整合所有政治力量,成為按憲政進行政治角逐的平台。整個軍閥統治時期,一共產生了七屆五個大總統,44屆內閣和20餘位總理。中華民國成立13年出了四種不同憲法,政府首腦換了9次,不可謂不亂。

民國初年五花八門的政黨蓬勃興起,短短幾個月就出現了200多個政團。為了選舉需要出現了小黨併合潮,形成了民國初年的共和黨、統一黨、國民黨和民主黨四大黨。在政黨林立的年代,那一個黨要被淘汰取決於該黨的政治能量。在歷史上政黨的消亡和出現在於政黨是否能採用有生命力的組織原則和組織體系。到1919年中國國民黨內合作仍無改進,孫中山仍然受到明目張膽反叛行為困擾。此時俄國革命已成功,以列寧主義為指導的政黨時代悄然誕生。

中國從多黨林立向國共對立的局勢轉變。在一個以軍事力量說了算的時代,必須要有武裝力量。在當時眾多的政黨中,邁向軍事建黨的只有國民黨和共產黨。國民黨構建軍事力量始於1923-1924年的改組,國民黨依靠軍事力量獲取執政權。此時中國共產黨也步入構建自己的軍事力量的軌道。國共兩黨在黃埔軍校爭奪軍校生就是證明。毛澤東在井崗山提出"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的思想,無疑為中國共產黨如何立足,如何獲取政權,提供了形象化的思維。

國民黨統一中國與其新型軍事制度有關係,但"兵為師有"的軍事制度,未能擺脫軍閥主義的遺產。大多數僅僅依靠職業性的聯盟和志趣性的聯盟,沒有軍事實力,無法擔負抗擊軍閥的政治重任,只能作為軍事鬥爭的旁觀者展示某種政治價值。推動國家建設的政黨才能立足於中國政治舞台上,擔負這個重任的只有國共兩個黨。這就是多黨林立走向國共對立的根源所在。軍隊由中央指揮,"黨指揮槍"的傳統就是這樣產生,結束了軍閥割據國家的時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