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5日 星期一

君主時代的終結

1911年中國告別帝制走向共和,但滿清王朝真正終結是在1912212日清帝才正式退位。中國綿延兩千多年的皇權和官僚體系正式退出歷史舞台,實現了歷史上的政治大轉型。科舉制的廢除,皇權和官僚制的支柱坍塌,社會精英喪失了參與政治的渠道。這時政黨學說進入中國,為政治參與提供了系統化的理論依據。政黨學說與其說是外來產物,不如說是中國近代制度變革所孕育出來的政治制度。君主屬古代的政治主角,政黨則是現代的政治主角。

從順治元年的1644年到宣統三年的1912年,滿人統治中國達268年。客觀上說,單憑幾個革命黨人在武昌搞的一次軍事政變,不足以把一個龐大的王朝推翻。武昌起義後,各省份相繼宣佈獨立,在一個半月內有三份之二的中國脫離清廷,才是清朝解體,王朝滅亡的主因。晚清以來,基於外力介入和內部變革叠加起來的顛覆性機制,腐蝕了政權的部件,瓦解了它賴以存在的經濟基礎、軍事基礎、觀念基礎和社會基礎,促使了君主時代的結束。

歷史證明,國家的存在必須有變革的能力和作戰傳統的能力。國家的戰爭,只有一個集權化政府才有力量去支付程度不同的戰爭費用。國家發動戰爭,又同時締造國家。清未來自西方的侵略,清政府脆弱得不堪一擊,己經顯出衰敗的迹像。鴉片戰爭是農業國與英國工業擴張之間的對抗,是是兩種政治制度和文明的衝突。這是讓人心驚內跳的戰爭。林則徐說:"彼之大炮,遠及十里之外,.......若內地之放排槍,連聲不斷,我放一炮,須轉展移時。"

大刀長矛對洋槍洋炮,等於拿一個落後時代和先進時代去比拼。中日甲午海戰,更突顯出中國政治體制的落後。那時日本己是一個現代國家,中國還處於中世紀式的政府與人民各行其是。日本依靠明治維新將國家權力從軍事獨裁者和封建領主轉移到天皇手中,克服了分裂國家力量,邁向國家建設之路。清朝還試圖以中世紀式的政權體系在現代國家的夾擊下持久地延續下去。戰敗割地賠款,使白銀外流,更把滿清經濟拖入苦不堪言的境地。

同時列強將戰爭的政治成果,借助條約制度,不斷強化對中國國內資源的抽取力度和抽取規模,並加強了對中國的控制,成為清政府的"太上皇"。但來自西方的技術、科學和軍事知識也喚醒了處於戰爭前沿的士紳群體,與遠離前線的保守官僚展開爭鬥,以圖拯救危難,化解被瓦解的命運。當時不斷輸入的新知構成了推動中國由專制走向共和的轉變。這種新知和思想資源,為日後討伐復僻提供了銳利的思想武器。中國在觀念的更新中,增強了機體的能量。

清朝後期,西方新知不斷輸入中國,有先見之明的人己察覺到科舉制度的沒落和腐杇。官宦子弟開始脫離科舉,尋求新知。在隨後的歲月中,新知識取代了科舉。中國共產黨成立的人員,都是獲取新知識資源的份子。中國的危機催化了政治精英和政權的誕生。太平天國以後,分利機制在王朝內部孕生。滿人集團向漢人集團轉移,太平天國和1911孫中山革命軍佔領武昌後,各地公然反抗朝廷,喪失了地方的控制力。軍閥割據,王朝四分五裂之勢己經形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