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18日 星期一

民生和民主

政黨執政倫理的調整就是對社會發展提出的各種挑戰的回應。在日趨開放和市場化的社會,原有的利益表達和聚合機制之間存在矛盾。中國社會日趨開放、複雜和多樣化,新的挑戰從民主與民生兩方面湧現出來。執政黨的倫理與政策體系和基層組織模式間的匹配難度進一步加大。隨著網絡的發展,政黨動員公眾參與的方式變得個體化、小眾化、網絡化、媒體化。此起彼伏的新社會運動,弱化了政黨的利益聚合能力。中國式的民主和民生開始演變。

80年代中期以後,民主化運動與政治體制改革緊密聯繫在一起,中國共產黨先後啟動了廢除領導幹部職務的終身制,領導幹部知識化、年輕化、革命化、機構精簡、黨政分開等一系列政治實踐,更多西方的民主內涵被引入。三權分立、兩黨制等權力制約、政治競爭的民主概念被介紹到中國,可是人們對公民權利的概念卻模糊不清,但國家卻賦予公民越來越多的權利。因此如何用好權利讓國家發展起來,造福人民是每一個公民應好好思考的問題。

國家開始了以消費者權益保護為開端的賦予公民權利的歷程。執政黨的黨內民主,代表大會制度、民主生活制度和黨組織的集體領導制度,都在實踐中被創造出來。"中國式民主"獲得了更多實質性的內容,包括廣納賢達,博採民意,滙集共識的與民主黨派、各利益代表的制度化、規範化的政治協商都建立了起來。在堅持理想主義對現實社會的改造之餘,堅持利益表達、利益聚合、社會動員中的群眾路線。使民主協商、選舉、監督在有序和可控中進行。

通過代表制、協商制的確立,中國式民主為中國共產黨贏得了理論合法性和自我成長空間。由於協商民主基本不支持利益群體間的對抗和排斥,中國式民主概念因而更契合中國傳統與文化,有更高的認受性。對中國共產黨而言,有了內生民主,還要面對植入民主的挑戰。民主的舶來價值的權力制約、自由選舉、自由表達等訴求將進一步加強。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讓社會成員安居樂業,"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正在深入發展。

社會權利的獲得,網絡、媒體等社會力量對政策制定都在發揮作用。群體事件,個體行動也對政策制定的影響日益突出。"花錢買平安"的現象日益增多,福利供給正在成為安撫和動員社會的手段。但民生獲得也可能與社會正義的獲得不相一致,有些人"端起碗來吃肉,放下筷子罵娘",說明給予利益不一定收獲公正,收獲認同。中國"立黨為公",代表正義與公平,因此凡事必須及時處理,不要等鬧大了才解決,也不要造成"會哭的孩子才有奶喝"的局面。

及時解決物價上漲,房價上漲、通貨膨脹、拆遷、環境污染、教育、醫療等民生問題,是中國共產黨使低層社會得到關注和保護的重要關注點。樹立群眾觀點,堅持群眾路線,使中國執政黨煥發了新的活力。公民權不僅包含了社會福利權,還包含了民權和自由權、政治權等。但社會權利的獲得必須保持適度平衡,不能無限上綱無理取鬧,也不能出台養懶漢的勞工政策。民主與民生社會的確立是要建立和諧社會,不能讓蠻不講理的人在社會胡作非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