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同是一個複雜的心理學概念,是維繫人格、社會和文化之間互動的內在力量。有人在香港舞動殖民大旗,高喊中國人滾出香港,難以讓生活在香港的中國人產生共鳴。相反卻引起很多香港人和知識份子的不滿。今年拜年,在不常見面的親友中聽到他們對社會問題的意見,認為反對派在反國民教育和反中港融合上是不得人心和失敗的。中國改革開放30年,社會產生大變動,社會失去原來制度保護的人群,雖然社會條件改善了,也會有”今不如昔”的感嘆。
國家要讓一部份人先富起來,以激發人們創造社會財富的動力,但其最終目的是要實現共同富裕,讓所有人享受改革開放的成果。這也是鄧小平和中國執政黨對社會改革的目標。可是,在改革的進程中,經濟增長了,未能惠及社會大多數成員,有學者認為這種增長是虛假無效的,短期行為的,不能持續的,結構失衡的,配置失靈的,機會主義的,偏離公正的,危害社會的增長。國內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和某些失去制度保護人群的感嘆,不能不引起注意。
由於利益表達與利益格局的不均衡,潛在的社會矛盾在激化與加劇。中國發生的群體事件在迅速增加。據統計,1993年有8709宗,2005年增至87000宗,上升了近10倍。中國民間的不滿越來越多,中國處於重大危機的前夕。如果處理不當,社會將失控,政府會失去支持。中國社會危機的主要原因在失業、政治腐敗、不斷擴大的貧富差距和治安的惡化等等。同時,社會福利體系的缺失,社會成員不能享有相同的醫療、教育、社會保障,都是問題的所在。
改革開放以來,國家不斷從計劃經濟下無所不管的狀態解脫出來,而市場化成為政府解決經濟和社會問題的法寶。為了解決財政短缺困局,政府對教育、醫療、住房等公共事業進行了市場化剝離。1985年的醫改是放權讓利,給政策不給錢,讓葯品可加價15%,造成看病難、看病貴、造成葯價虛高不下的根源。住房商品化,為了推進公有住房的出售,逐步完成住房私有化的進程。但住房改革卻帶來了房價飛速上漲,普通、民眾難以承擔的怨言。
除此之外,面對老齡化社會的來臨,中國未富先老,社會福利制度如何建立都成問題。農民工進城工作,無法享有城裡人的福利,讓他們默默承受現實權利的不公。加上社會80%財富集中在20%人的手上,而佔80%普通民眾只能分享剩下的20%,都是社會認同危機的根源。另外,權力執行過程中的腐敗現象,也引發社會大眾對權力主體的公正性與道德性產生質疑。一些官員思想作風不正,官療集團腐敗現象屢禁不止,影響到人們對執政黨公權力的信任。
社會認同破壞容易,重建則非常困難。社會認同、文化認同是人的終極關懷本能。認同研究成為社會學,政治學,文化學等學科關注的焦點。在社會製造分化和挑撥的言論對社會發展無益。國家為了解決社會問題,正在醞釀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積極支持社會保障、住房、教育、公共衛生等社會公共事業的發展。習近平領導的新一屆政府,將著重解決社會問題,讓國人享有社會發展的紅利。作為中國人,我們應全力支持國家在改革中作出調整的努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