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10日 星期日

市場化與利益集團的形成

市場經濟在中國的出現,引發了中國社會巨大的變革。隨著市場經濟不斷深化,個人自由和權利意識不斷增強。社會不會自動形成公民社會的意識,極端個人主義和傳統社會的血緣和地緣關係,再分配的權力體系,使市場經濟國內外的利益群體結成聯盟,形成大大小小的利益集團。傳統的集權式管理體制面臨挑戰,盤根錯節的利益集團,利用權力與金錢,侵犯公眾利益,造成不公平的競爭環境,使貧富差距拉大。權力的不透明,造成腐敗泛濫。
統傳的分配經濟體制逐漸瓦解,戶藉制和單位制也開始鬆動,農村人口可以向城市遷移。1992年國有企業進行產權制度改革,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在市場經濟衝擊下紛紛轉制、倒閉、拍賣、重組。1996年到2004年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分別從11.3萬個變為2.53萬個,減少了78%159.18萬個變為14.17萬個,減少了91%。單位人變成了社會人,傳統單位提供的福利逐步弱化,下崗失業工人的社會保障被推向社會。傳統社會管理方式面臨極大挑戰。
中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抽象的集體利益為主的體制,轉向具體的個人利益為導向的組織。個人主義的時代己經誕生,個人對單位的依附不斷下降,國家通過單位制對基層社會的控制力也逐漸減弱。但單位制的瓦解不是一蹴而就,分配制度仍然保持。掌握核心資源的大型國營企業、政府機構、事業單位,經歷了整合重組後,不但輕裝上陣,而且依靠龐大的資源,成為國內外市場的龐然大物。私營企業和非政府組織並沒有擺脫對國家的依賴。
擺脫了傳統經濟的個人並沒有獲得真正獨立、自立和自主,相反表現出一種極端功利化的自我中心取向,在伸張個人權利的同時拒絕履行自己的義務,在依靠他人的支持下,滿足自己物質的慾望。他們以小我為中心,犧牲國家利益為小團體謀利益。圍繞著小團體利益建立起人際關係的互惠互利,禮物流動、情感聯絡、關係運作,被中心成員利用以獲得稀缺資源。許多背離國家和社會利益的活動,無不與資源獲得和合作成功相聯係。有自己人就有利益。
人的關係可以從無到有,也可以從有到無。為了利益,好朋友可以成仇,新交卻可能成為合作伙伴。由於缺乏監管機制,有人利用各種漏洞和單位賦予的權力去獲取個人利益,導致了國家資源的流失。少數有能力的國營企業自建住房,在小範圍分享國家福利,使無法進入國營企業的人感到憤怒。市場經濟越深入發展,國家無力為每位公民提供住房福利,造成社會不公平的現象。利益集團的形成,跨越經濟、政治和學術,具有壟斷性、排他性和狹隘性。
利益集團首先與電力、石油、電訊等行業有關,次及房地產、金融、外資企業。如港台、西方資本和管理人要求政府堅持和實施特殊優惠政策,反對平等的納稅政策,深刻地影響了中國官方的政策。壟斷行業的存在也無不與官僚權力集團相聯係,成為要素配置的樞紐。官與商的結合,獲得了驚人的改革收益,他們根本不將中央政策放在眼裡,以自己的權力入股,賺取暴利。改革中,原應由中產階級佔有的資源被剝奪,造成中產階級難以形成的原因。
社會改革從來不是一帆風順,有問題就要解決。自我調整、自我完善,就是中國的道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