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19日 星期二

中國為什麼沒有解體?

法輪功是借宗教外衣行政治之實的團體,他們最愛叫的就是中共解體。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終結論"不絕於耳,斷言共產主義的終結指日可待。社會學者戈德斯通在《中國崩潰即將到來》一文中說,"中國都在走向重重危機......鄧的去世會觸發群體事件......中國共產主義很可能會崩潰......未來1015年必將出現終結性危機。"《中國:脆弱的超級大國》、《中國即將崩潰》等論著鋪天蓋地而來,可是近30年來不但沒有出現他們所期待的情況,而是中國更強大了。
為什麼中國能夠避免蘇聯、東歐國家解體的命運,還成為左右全球經濟的重要力量,強化了全球經濟對中國的依賴,在國內和國際雙重維度上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和發展潛力?要解答這個問題就要從中國綿延己久的統一傳統、基於漫長歷史進程形成的華夏民族結構開始。中國政治傳統和國家生成的原理,以及政治制度、民族問題、領導層的更迭等方面都與東歐和蘇聯有很大的不同。同時,當蘇聯奉行一黨制時,中國己經在探索具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
中國保持政治連續性,穩定性的奧秘在於中國共產黨對蘇聯弊端的超越和克服。不像赫魯曉夫那樣對斯大林全盤否定,鄧小平針對毛澤東的歷史功過顯示出了非凡的政治智慧,肯定其正確的,否定其錯誤的。從而由他領導的核心集體捍衛了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延續性和生命力,使中國共產黨走向魅力型領導者、變革型領導者與制度化領導者統一之路。沒有變革型領導人中國不能發展,沒有良好的政治制度中國不能持續發展。領導者的能力和戰略很重要。
中共和蘇共對待內部政治傳統截然不同的態度和行動,注定了兩黨不同的命運。原蘇聯政治局委員尼古拉‧伊‧雷日科夫《大國悲劇》的感嘆並沒有在中國發生,他說如只靠外部力量,誰也不能把我們國家怎麼樣。國際世界中的顛覆與反顛覆一直連綿不斷,中國能夠在開放性的環境中,保持政治上的穩定性,就是中國的黨國精英維繫了原有體制的連續性。而蘇聯黨國精英在以特權獲得財富後拋棄原有體制,做了私有財產合法化的陰謀家。
改革開放使中國置身於資本主義主導的國際體系中,這對中國保持政治上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提出了巨大的挑戰。中國清醒地知道這一資本主義體系,總會本能地將其國內危機轉嫁第三國家身上。處於資本主義脆弱環節的地區潛服著巨大危機。例如2011年中東爆發的動與歐美經濟危機是分不開的。那些對資本主義國家過渡依賴的國家,由於國內出現特殊的情勢,就會萬劫不復。中國和而不同,融入而相對獨立,是中國能夠在困境中突圍而出的原因。
中國不自毀長城,也不自掘墳墓,把戰爭年代成長起來的老一代革命家團結起來,為中國化解危機和克服分裂締造了堅固的防線。其中鄧小平起了重要作用,為國家的穩定團結建立了功勛。他奠定的制度化權力更替機制,是中國共產黨避免出現蘇聯式悲劇的決定因素。鄧小平推動中國共產黨領導層革命化、專業化、年輕化、知識化的道路上做出了具有遠見卓識的佈局。中共在歷史問題和政權交接上都比蘇共成熟與練達,讓中國規避了東歐巨變的命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