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8日 星期六

如何看待中國的群體事件

設疑善問是學生進步的重要品質修煉。中國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深受國人愛戴,曾寫過一首詩給他女兒小挑紅,教她如何設疑善問。這首詩叫《八個顧問》,這八個顧問都姓何,缺了誰都不可以。八位顧問的名字為:何事、何故、何人、何地、何如、何時、何去和一個西洋名叫法為幾何。這個尋根問底法,做記者很常用,在世界也很流行,因此陶行知先生以此法教女兒尋根問底,把事情弄明白。對於社會上發生的問題,我們也應經常向這八位顧問請教。

中國是一個人口龐大,經濟在高速發展的國家,人民的思想和國家制度都在轉型之中,除了政治事件外,其中利益的重新分配,爭奪事件層出不窮。除了像新疆和西藏,以及天安門等叛亂事件需要出動國家機器平亂外,其餘的群體事件的處理也離不了警察去維持治安。對於國內的群體事件,在這種歷史時刻出現,我們應善用以上八位顧問,去尋求答案。群體性事件,維權目標都很明確,不是為了土地的利益,就是為了環保等利益分配起爭執。此時都少不了警察出來維持治安。

香港和海外某些媒體,一見群體事件發生出動了警察,就說國內政府鎮壓人民。這種落後的思維,如果不是由偏見造成,就是故意散播謠言。群體事件大部份都是利益的分配和爭奪造成,利益集團和利益集團之間的矛盾,往往可以煽動群眾上街,如果警察不出動,治安就無法受到控制,出現亂子的機會比較大。試想香港遊行,如果沒有警察出來維持秩序,其亂像橫生可以想像。就是有警察設了警戒區也還有人要去衝擊,沒有警察出來維持秩序,無法無天的事件能不發生嗎?

益集團為了自身的利益,不顧社會安寧,盡其所能挑動群眾上街,以增強自己的籌碼,以便在談判中達到爭到利益的目的。社會利益的爭奪,往往都要拉政府落水,企業要發展或想賺大錢要獲得政府支持,普通百姓要獲得更大利益,也要拉政府支持。政府很多時候都成了社會利益訴求的平衡者。在這市場經濟年代,人人都想多得一點,互不相讓,也就出現了雙輸的局面。因此在利益上學會妥協,接受調解,社會就可以安寧,讓大家都可以在愉快中渡過自己的一生。

國民教育在香港會出現如此大的震盪,不是國民教育本身的問題,而是有人為了政治目的去引發爭拗,以達其獲取政治利益的目的。教育孩子尊師重道,是對的,但要按反華勢力的解釋,也可以說成是洗腦。孝順父母也應是對的,但從小給孩子灌輸這個觀念,用反對派的說法簡直就是洗腦。從小給孩子灌輸上帝的十誡道理,同樣也會是洗腦。因此,愛國家、愛民族,學習中華民族優秀的品格也都是洗腦。如果教孩子唱國歌、升國旗、尊敬自己的領袖,還會不是洗腦嗎?

反對派在國際反華勢力的指揮下,對中國和香港政府發動進攻,用種種歪理去攻擊國民教育,以偏蓋全,把國民教育說成是邪門歪道,把家長嚇得以為自己的孩子入了邪教,將失去獨立的人格,成為思想的奴。香港政府瞭解群眾被偏見控制,一時不易走出誤區,為了讓家長放心,決定按家長要求把他們最擔心的部份擱置,讓他們明白國民教育真正的目的。畢竟反對派騙人的東西只能騙人於一時,不可能長期控制人的思想。到大家都明白了國民教育的意義,家長就不會反對了。

製造群體事件總要有人去挑動和組織,而且要在社會造輿論準備。國際反華勢力要在香港搞局,就要有一些代理人在香港興風作浪。通過他們控制的電台、報章、互聯網散播謠言,控制人的思想。此時政府也應有宣傳工具去揭露反華勢力的真面目,教育和引導市民回歸正途。香港市民應看清反對派的真面目,以香港利益為依歸,看清誰在搞挑撥離間,誰在建設香港為市民大眾服務。香港的發展誰更關心,政府還是反對派?為了弄清群體事件的真相,請把八位顧問請到身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