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9日 星期一

國家在文化安全上有什麼對策

對於鋪天蓋地而來的文化侵略,中國有什麼對策呢?這是香港同胞最關心的事。全球一體化,經濟先行,伴隨而來就是文化影響。韓國學者白樂冲指出,"世界文學和民族文學都因資本主義全球化而零落殆盡。"日本學者說,"文化全球化就是非西方文化被西方文化同質化與一體化的過程。"弗朗西施.福山說,"全球化很大程度上就是美國文化在全球規模上的普及。"布熱津斯基在"大棋局"中指出,美國大眾文化對年青人有一種吸引力,而互聯網使它能無限量地流動。

這正說明西方為了推行自己的強勢文化,以科技優勢和對信息技術的壟斷,致力於將非西方文化視為異端并進行無情的打壓,為實現其國家利益利的手段。這種新型殖民文化的入侵,使一些國家作為民族標誌的文化符號失去活力,民族身份認同處於失語狀態。弱小民族本土文化受到壓抑,己處於被吞噬的危險境地。國與國之間不是互動,而是單向融合,其結果就必然引發民族文化的安全危機。作為現代社會沒有對策,必然像中東和東歐一樣遭到被瓦解的命運。

中國己深深意識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其凝聚中華民族的力量非同一般。民族精神,才是國家賴以發展的動力,國家在發展文化方面正不遺餘力,發動全國人民打一次全民的文化戰,以發展有中華民族特色的文化產業,把祖宗留下來的寶貴遺產,用於現代的文化戰之中。梁振英無疑看到了國家的這個佈局,以他敏銳的洞察力看到了香港的機遇。香港良好的現代影視產業基礎和資本市場的結合,可以給香港帶來巨大的商機,也可給新一代文化人帶來創作的環境。

香港文化局的設立正可利用這個大格局發展文化產業,也同時可以為國家文化安全的網絡建功立業。香港的反對派在外國的主子指使下,組織力量要打散梁振英的文化團隊,就基於看到文化局對國家文化安全會起這個作用。在國家力量中,軟力量和硬力量是相輔相成的。對於文化產業的開發和市場爭奪,也就成為當今世界文化發展變化和軟力量競爭的重要內容和領域。文化產業作為文化國力形態,具有特殊的國家文化安全意義,讓國家在國與國之間的競爭中勝出。

21世紀後,人類普遍的社會存在,大眾傳媒己是生活的方式,無論廣播、電視、電影、報紙、光盤和因特網等,構成了人們生活方式的現代性,也主導著全球文化爭奪的重要內容。數字化、信息化的是世界經歷的一場深刻革命,文化產業發展的現代化程度,成為衡量大國文化地位和國際文化影響力的重要標誌。香港完全可以在這方面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在創意產業的發展上可以成為中國的其中一個文化創意中心,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播做出實質意義的工作。

美國和西方控制了當今世界幾乎所有的軟力量資源,如自由、平等、民主、人權等話語權,說你有就有,說你無就無,對中國國際形象實行"妖魔化",打壓中國的生存與發展空間,進而消解中國國家潛力的增長,實現永久稱霸世界的目的。中國當然要發展這方面的軟力量,在發展中豐富中國對這些內容的理解,建立起中國在現代國際較量中足夠的軟力量平台。國家制度建設、民族精神重鑄、新的社會倫理培養和國家信仰體系的確立,去主導中國和平崛起的力量。

從文化安全角度來說,國家己有一套對策,全國文化工作者己整裝待發,打一場國家文化安全戰。如果我們不是文化工作者,只要看看香港蘋果報上說什麼,做什麼,我們就知道什麼叫文化戰。香港某些人所謂的新聞自由,就是要把香港愛國者的手腳綁住,讓他們動彈不得,他們說國民教育是洗腦、批評反對派就是妨礙新聞自由、反拉布就是沒有民主,這種現象己到了不正常的狀態。香港文化和教育工作者應響應國家號召,加入到這場戰爭中去保衛文化安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