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6日 星期一

中華兒女多奇志

丁肇中山東日照人,出生於美國,兩個月大回國。父母為青梅竹馬的小情人,同年往美國留學,碩士畢業後結為夫婦。祖父和外祖父都是留學日本尋求強國之路的一代,結識了孫中山先生以後,加入同盟會,跟隨他革命。丁肇中回國後第二年為1937年,爆發了"七七事變",日本大舉入侵,跟著父母四處逃難。抗戰勝利後,九歲的他入讀青島小學。1949年他一家去了台灣,入學那天校長高掛的橫幅讓他印象深刻,上面寫著"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這句話讓他日後在屢屢受挫的情況下,不屈不撓,登上了科學頂峰,於1976年成為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丁肇中高中畢業後考入了台灣成功大學,但對於未能考取台大或清華而感到失落。他在成功大學讀機械工程系,他喜歡的卻是物理學,不過他的成績都在90分以上。大一時,他父親在美國留學時的同學布朗教授訪台,知道他喜歡物理學,就助他獲取密歇根大學物理系學位,讓他過起了留學生涯。他起早摸黑,勸奮向學,是出了名的宿舍燈關得最晚和上課問題最多的學生。

丁肇中用三年時間讀完了四年課程,1959年他拿到了數學和物理學雙學位畢業。在優秀生的聚會中他遇到了溫文爾雅,身材修長,充滿青春氣息的美國姑娘路易絲.凱蒂,他們一見鍾情,第二年就和這個優秀的建築系女學生結了婚。婚後他繼續學業,拿到了碩士學位,再兩年就成了博士,用六年時間完成了人家要十年才能完成的學業。一年他準備放假和妻子去旅行,蒲爾教授卻模上門,邀請他到加州做研究。他說服了夫妻倆到風光美麗的加州邊工作邊遊玩,還寫出了四篇論文。

這次加州特殊的假期,改變了他的命運,讓他從理論物理學領域轉向實驗物理學。由於他的勤奮和天份,獲得蒲爾教授的賞識,轉了研究方向。1962年,他博士畢業後,去哥倫比亞大學尼文斯實驗室應聘研究助理,主考官就是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教授,獲得他和吳健雄教授的指點,才華與日俱增。一次在實驗中發現示波器顯示了一道異常的峰值曲線,經過數天不斷的探索,發現了重氫離子。此後他周遊列國,廣交朋友,最後到了意大利跟從柯尼斯教授在西歐核子研究中心工作。

1965年春,他與西歐核子研究中心合約到期,回歌倫比亞大學任教,又參加了李昂教授的實驗小組,發現了"抗氫同位素"。這年英國著名學府劍橋出現了和量子電動力學相悖的實驗結果,美國康奈爾、麻省理工都得到了同樣的結論,丁肇中反複查找資料,做好實驗計劃,要求李昂教授讓他去做。李昂教授沒有答應,因為這個實驗估計約需四年時間及大量經費。丁肇中這時與他在意大利工作時認識的德國朋友聯絡,獲他支持,半年內在漢堡證實了那些著名學府的實驗結果是錯誤的。

從此丁肇中聲名大噪,各家名大學都找他擔任要職。最後他選擇了麻省理工,領導一個實驗室,探索和尋找新基本粒子。要發現新的粒子談何容易,一年沒有結果,換來的是閒言閒語和巨額金錢的耗費。他頂住壓力,夜以繼日經過八年的奮鬥,於1974年發現了J粒子。這項工作等於在100億雨滴中去找尋一滴帶色的雨滴。20世紀90年代開始,他帶領包括中國在內的19600位科學家參加的宇宙探測器AMS計劃,於1998年把重3噸的儀器由發現號宇宙飛船送入太空。

丁肇中可以在西方工作,可以是美籍華人,可以是眾多西方科學家的朋友,可以是美國人的女婿,但他的工作沒有國界,為中華民族給人類的科學事業做出了貢獻。這是中華民族子孫給人類做出的好表率。中華民族絕不是一個自我封閉的民族,我們的子孫遍佈五大洲,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中國人。世界華人不論在什麼地方都會給當地做出貢獻。中國也因世界華人的貢獻而發展得更強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