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7日 星期六

北平談判

在解放軍無堅不摧的攻勢下,蔣介石下野李宗仁上台顯示出國民黨內部分化出一個主和派,目的要阻止解放軍繼續前進,達到劃江而治的目的。1949122日,李宗仁發表代總統文告,表示要以和平建國之方針,採取培養國內和平空氣的措施。他派邵力子、張治中等五人為和談代表,電邀李濟深、章伯鈞、張東蓀等共同策進和平運動,邀宋慶齡、黃炎培、張瀾贊助和談。124日把剿總改為軍政長官公署,取消戒嚴令,釋放政治犯,啟封被封報館,李宗仁更於24日致電毛澤東按他提出的八項要求談判。

李宗仁放出的只是和談空氣,因南京政府的實權仍在蔣介石手中。下野前,蔣介石已作好戰爭準備,先派陳誠和蔣經國到台灣準備後路,派朱紹良任福州綏署主任,方天為江西省主席,余漢謀、薛岳經營廣東,張群為重慶綏署主任,擴大京滬警備司令部,以湯恩伯為總司令,命中央銀行總裁俞濟時把上海所存金銀外匯移存台灣,將國民黨中常委移到廣州。蔣介石雖然下台,但仍控制特務系統和中央軍。李宗仁實不能戰又不能和,只能一事無成。國民黨中宣部宣傳說政府與其無條件投降,不如作戰到底

不過李宗仁還是在做和談準備,於213日派顏惠慶、章士釗、江庸到北平試探。27日該團帶著毛澤東致李宗仁的信回南京。國民黨主和派中心人物張治中應李宗仁電邀由蘭州回到南京,孫科也遷回南京,後辭職於323日由何應欽正式組閣,次日即指定張治中、邵力子、章士釗等為和談代表。南京政府擬就對於國共停戰協定最低限度之要求,在八條 討價還價,力求就地停戰,達到劃江而治,實現體面的和平。中國共產黨對李宗仁採取寬容與爭取的態度。中共願意談判解決問題,減少人民所受痛苦。


中共中央決定在41日在北平正式談判,派出周恩來、林伯渠、林彪、葉劍英、李維漢、聶榮臻和張治中率領的國民黨代表就戰犯問題和解放軍渡江問題交換意見。張治中提出了44條修正意見,周恩來於15日晚提出《國內和平協定》的最後修正案824款,獲南京政府代表接受。中共為早日結束戰爭,恢復國內和平,願意寬大處理戰犯,對於各項問題都從民族和人民利益出發,作適當的解決。中共宣佈420日為最後簽字日。談判代表帶協定飛回南京勸李宗仁簽字,但李宗仁把協議交蔣介石,要求延長簽字時間。但張治中回覆中共時已是21日上午9時,那時人民解放軍已經渡過了長江。張治中等人看到人民勝利已成歷史定局,都留下未南返,後參加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