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4日 星期三

新聞教育為解放開路


解放前,中國的新聞、教育和社會科學事業,密切配合人民的革命事業,不斷發展。《解放日報》、《東北日報》、《人民日報》、《晉察冀日報》隨著解放區的擴大,地方及專業報刊大量增加。據19499月不完全統計,共有中央及地方各種報紙263種,各種雜誌114種。解放前不少共產黨人因辦報被捕,遭國民黨絞殺,但不少報刊在各大城市秘密出版,對宣傳共產黨的主張和政策,揭露美蔣陰謀,發展解放統一戰線,起了積極的作用。在教育方面,各解放區學校有了很大發展,東北小學有17,700所,中學145所。

在高等教育方面,陝甘寧邊區有延安大學,是培養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工作幹部的學校。全校有三院一系,即行政學院、藝術學院、自然科學院及醫學系。東北解放區有四所大學,華北聯合大學、北方大學等。於19488月在石家莊兩校合併成立了華北大學,由吳玉章和范文瀾、成仿吾分任正副校長,成為培養全國解放事業和新中國建設幹部的基地。學生既學習科學知識,也對馬列主義和毛澤東著作進行研究,為全國解放後辦大學積累了經驗,也為解放戰爭和建設新中國準備了人才,發揮了很大作用。

在社會科學戰線,培養了一批從事哲學社會科學的教學與研究人員,為人民大革命的勝利製造輿論,培養幹部,教育人民,都作出了貢獻,對哲學和社會科學本身的發展,也貢獻良多。1949年秋天,為了迎接新中國的誕生,哲學、經濟學、歷史學等方面的社會科學工作者在北平紛紛成立研究會或學會籌備會,加強了學者的隊伍建設,促進了哲學社會學的發展。一些政治歷史方面的著作,如胡繩的《帝國主義與中國政治》、如揭露蔣介石和國民黨的論著《中國四大家族》、《人民公敵蔣介石》等都直接配合了解放戰爭。


當時有不少歷史學家,在參加革命的同時,寫了不少論文和專著,如郭沫若、范文瀾、翦伯贊、昌振羽、候外廬、吳唅等,都是當時的表表者。范文瀾寫的《中國通史簡編》更是第一部運用馬克思主義觀點研究中國近代歷史的開創性著作,對中國歷史研究起了很大的影響。除此之外,當時在各種思想的論辯上,革命隊伍中的理論家都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對於糾正社會錯誤思想,扭轉社會被歪曲了的觀點,起了扶正袪邪的作用。對於敵人製造的謠言、謊言和是非不分的言論,從理論上給予鞭撻,使人明辨是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