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0日 星期三

努力向上就可創造生命

上帝創造了人,凡人也克隆了羊。人還用科技的力量讓人脫離母體也可誕生,用科技的手段使人一胎可以誕生多個小孩。人可以無需成家立室有自己的後代。人的心臟壞了可以替換,肝膽俱裂,也有辦法修補。有人異想天開,科學成夠培植心、肝、脾、肺、腎,讓病人可以隨時更換壞了的人體零件。生命科學也涉及生命倫理,如何取捨,這有待社會去討論,但科學家只管研究。中國很早就有科學家在這方面進行研究,以改造生物。童第周就是實驗胚胎的開創者。

童第周1902年生於浙江鄞縣,父親是個窮秀才,教他四書五經,還以"滴水石穿"勉勵他做事做人。他好學勤思,很想入洋學堂學習新知識,可是他沒有學過數學和外語,想考入當時全省聞名的效實中學談何容易。他決心己定,廢寢忘餐補課,以倒數第一,勉強入了學。同學都不看好他,暗中笑話他。可是他卻在同學們都去睡覺時,還在街燈的照射下學習。最後學期未考試,各科成績名列第一,從倒數第一變成正數第一。他花了比一般人多一倍的努力終於滴水穿石。

中學畢業後,他入了上海復旦大學生物系。當時代理校長給他們做報告,說貓吃老鼠並非"本能"而是後天學習的結果。他把老鼠和貓關在同一個籠子裡,中間隔個電網,貓一伸爪,就觸電縮開。往後牠們就在籠子裡和平相處,互不干擾。鄭校長說,"一切經過實驗,才能探索到科學的真理。中國人不笨,應為國家和民族爭氣。"他牢記校長教導,1926年畢業,決定出國深造。他家境貧寒,在哥哥的幫助下勉強凑到路費去比利時,投到著名生物學家布拉舍門下。

前往比利時前夕,童第周的妻子葉毓芬送他一本法語書,讓他在途中學習。他在比京學習生活艱苦,靠著葉毓芬變賣首飾及自己發表文章的稿費來維持生活。第二年由於成績優秀,經布拉舍教授幫助,得到學校的資助。他除了生物還攻經濟,獲得了雙博士學位,發表了對當時歐洲有很大影響的論文。研究胚胎要經常解剖動物,童第周勤學苦練,手法純熟靈巧,在顯微鏡下,拿起鑷子,能把一隻青蛙卵夾到玻璃盤中,撕開卵膜,是一名獲得同伴讚賞的解剖高手。

1933年童第周回國,在青島山東大學任教。後日本入侵佔領山東,他和夫人葉毓芬孩子離開,最後回母校復旦大學教書。當時生活艱苦,不但要挨餓受凍,連做實驗的工具都沒有,他和葉毓芬變賣身邊所有能變賣的東西,還借了親友的錢在舊貨攤買了一台舊顯微鏡做研究。兩夫妻買不起反光光源,就借雪地的反光來做研究,發表了一篇科學論文,引來外國學者到小鎮拜訪。其中一人為李若瑟,看見他們脫漆的顯微鏡和借雪地微光的艱苦條件,簡直不能置信。

抗戰勝利,山東大學復校,他又回校工作。1948年青島解放,他被調到中國科學院工作。他的勁頭更足了,他來到動物研究所,精心培育特殊品種的金魚。他共發育成長三百二十條幼魚,一百零六條變成了單尾。他從實驗證實了生物的遺傳不僅僅是生物中某種單獨因素在起作用,而是各種因素相互配合,相互作用的結果。他將鯽魚或鯉魚的細胞核移入去掉細胞核的金魚卵的細胞質中,就出現了既像金魚又像鯽魚或鯉魚的特種魚。他以科學創造了新的生命。

童第周和他夫人的合作既創造了他自己的成就,也培養了他的下一代和千奇百怪的生命。他勤奮向上的精神,不怕落後,以百倍的努力迎頭趕上的精神,正是中華民族奮發向上的力量。他為國家和民族爭氣的思維,讓他的精神照耀中華大地,成為年青一代學習的榜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