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8日 星期五

心繫中華 科研為民

中華人民共和國60周年慶典,我應邀上北京,抵達當晚天色陰暗,我擔心第二天十月一日的天安門巡遊會有傾盤大雨。沒想到第二天醒來藍天白雲,天清氣朗,人們高高興興的去慶祝國慶。我參觀了中國的科技成就展,看到了新中國天文工作者的成就,並聽說北京的十月一日好天氣,是天文工作者,派了飛機上天,驅散烏雲,讓老百姓見到了青天。現代科技的發展做到了呼風喚雨,惠及萬民的效果,我們不得不佩服這些科學家的本領,也不得不記起竺可楨這個名字。

竺可楨生於1890年,為浙江紹興人,1910年考取公費留美。1913年從伊利諾斯大學農學院畢業,但他認為農業的發展離不開氣象學,考入哈佛大學地學系學習氣象,獲得了博士學位。1918年抱著"科學救國"的理想,踏上了歸國的旅程。回國後他從事教育工作,1927年獲蔡元培聘請,出任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所長。當時中國氣象工作落後,基本一片空白,只有東南沿海和長江兩岸由外國人控制的氣象台,服務於外國的航運事業,中國人得不到台風警報消息,葬身大海的商船和漁舟不計其數。

竺可楨在他的記錄中說:"全國有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版圖,中國人自己掌握的氣象台沒有一座,全國有四億多人口,氣象人員卻屈指可數。全國的氣象複雜多變,竟沒有一個專門的氣象科學研究機構。"1928年,他在南京北極閣,建立了全國第一座氣象台。他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在國際氣象會議上卻不被重視,不准中國代表宣讀或發表論文。有一次他參加在香港召開的遠東各國氣象會議,英、法兩國先後兩次舉行宴會,都把中國排在末席,他和中國代表們商定退出會議。1933年中國終獲認可,竺可楨宣讀了《中國氣候之運行》被公認為是研究東亞氣環流的先驅。

1949年新中國成立,他擔任了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還兼任科學院生物學、地學部主任等職,開始在科學研究上大踏步前進。他研究物候學,親身體驗各種季節氣候的變遷,做了大量的紀錄,日積月累,記下了四百萬字的觀察日記,找出了物候的規律,為農業生產發揮了大作用。他用物候學解決了植物凍傷的問題、播種日期的估算,為農民掌握農時,改造和利用自然,劃出了一條條物候變化的曲線,凝聚了竺可楨無限的心血。竺可楨心繫中華,科研為民,青天可鑒。

竺可楨研究過的領域中,氣候變化的研究是他花時間最長、下功夫最深,成就是大的一個領域。他翻遍二十四史,從研究歷史氣候變遷入手,發現氣候變化的規律,在1925年《中國歷史上氣候的變遷》一文中得出結論說,氣候不是一成不變,南宋比唐朝冷,比現代更冷。1961年研究氣候變化的條件更好,在往後的12年間,他在中國浩如煙海的古藉中一本一本的翻閱,搜尋點滴有關氣象情況的記錄,把幾千年的資料匯集比較,1973年他寫出了論文,把西方學者認為二三千年歐亞大陸氣候沒有變動之說,與近60年的記錄對比,完全推翻了氣候一成不變論。

竺可楨生活簡樸,對孩子的教育嚴格,要求他們要自食其力,養成艱苦奮鬥的美德。他說物質遺產對孩子來說是毒葯。他於197427日離世,終年84歲,留下科學論文三百多篇,氣象記錄八百多萬字。他為中國近代的天文學打下了基礎。他的研究和做學問精神,是年青人的榜樣。他一心為公,為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發揮了大作用。中華文明必須吸納人類積累的知識為我所用,但必須立足自我,結合國情,創造出對國家有生命力的智慧,造福人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