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7日 星期日

特朗普能否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林倫理

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於815日在阿拉斯加舉行會晤,釋放出積極信號,在外交關係緩和與接觸機制恢復取得了進展,為後續談判創造了良好條件。普京強調兩國翻篇並恢復合作的重要性,特朗普則對雙方在商業領域的合作潛力,包括貿易、高科技和太空探索等領域的合作,進行了探討。雙方就結束俄烏衝突基本達成一致,包括領土交換和美國對烏克蘭的安全保障,但細節仍需烏克蘭和歐洲同意。普京希望結束衝突,期待特朗普斡旋能為和平鋪路。特朗普正在籌備普京與澤連斯基會晤,並邀請歐洲參與。

特朗普的舉動給人有推動和平的印象,甚至與特朗有交情的某個國家要支持他拿諾貝爾獎的提法。但國際認為俄烏談判各方博奕正在加劇,尤其對領土交換方案持謹慎態度。同時俄美在軍控、地緣政治等領域的深層矛盾未解決,烏克蘭問題仍是關係改善的關鍵障礙。後續談判取決於烏克蘭立場和歐洲能否克服長期的分歧。中國對和平持支持態度,強調尊重主權,停火止戰,啟動和談,倡導中立監督人道走廊、分階段撤軍路線圖等現實路徑。中國進行穿梭外交,協調各方訴求,旨在為止戰凝聚共識,營造和平氛圍。

中國向烏克蘭提供緊急物資,包括藥品和帳篷,通過全球發展基金追加支持,強調援助的中立性和透明性。中國平衡與俄烏經貿關係,雙向依存增強中國作為調解方的公信力。中國與巴西呼籲戰爭不外溢、不拱火、不升級,搭建非西方對話平台,獲得俄烏雙方的認可。中國通過勸和促談,提供了區別於軍事對抗的解決路徑,化解矛盾,為全球安全治理提供了新範式。對於特朗普是否有機會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目前來看在促進俄烏談判,美俄關係改善,都可能被視為對和平的貢獻,但特朗普尚有很多爭議點需要解決。

特朗普任內退出伊朗核協議,激化中東矛盾,被批評為破壞國際秩序。他對北約態度消極,被歐洲國家視為在削弱集體安全。諾貝爾委員會可能顧慮頒獎給特朗普會加劇美國內部分裂,特別他勝選後仍面臨法律爭議。特朗普在人權、環保等進步議題上,其民粹主義形象與諾獎並不相符。諾獎委員會可能會更傾向聯合頒獎給烏克蘭和俄羅斯談判代表。諾貝爾和平獎歷來就充滿政治色彩,特朗普能否獲獎不取決於實際成就,更取決於國際社會對其角色的敘事是否能從爭議者轉變成和平締造者。特朗普胡吹亂趨的形象,並非和平使者的好形象,難給諾獎貼金。

http://nationyouth.blogspot.h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