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倫理
中國參與檢閱的解放軍作了大量準備工作,接受嚴格的訓練,務求做到最好,顯示中國軍隊的組織力和軍威。9月3日的閱兵活動,是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而舉行的盛典,準備工作極為嚴密,共設有45個方隊,包括徒步方隊、裝備方隊、空中梯隊等,體現軍隊改革後的新結構。閱兵將大量展現新型武器,無人作戰系統,電子干擾裝置等,展示解放軍的科技實力與戰略威懾能力。這次參閱人員還包括了老兵和烈士遺屬,支前模範代表及邀請國民黨抗日老兵觀禮,強調民族團結。
中國還邀請多國領導人、國際組織代表與友人出席,彰顯中國在全球反法西斯戰爭中的貢獻與外交姿態。閱兵不僅是對抗戰勝利的紀念,更是對英雄的致敬,讓他們的犧牲與貢獻為世人所銘記。這是透過儀式,強化民族團結與歷史共識,對年輕一代是一次深刻的歷史教育,激勵人們勇敢面對當代的挑戰。這也是和平的宣示,將軍事透明化,讓世界了解中國軍隊的發展方向,展現中國願意在全球安全上與歷史記憶領域中扮演積極角色。對香港人而言,在經濟發展與國際合作層面,也會帶來一些潛在的助力和影響。
閱兵展示了國家軍事實力與治理能力,有助提升國際投資者對中國和香港的市場信心,助力資本穩定流動,促進愛國教育與產業融合,激發本地創科界的合作與研發動力。閱兵吸引大量國際媒體與觀光客關注,有助香港作為中國門戶的形象,間接促進文化旅遊業發展。閱兵強調中國在維護世界和平的角色,與一帶一路倡議相呼應,強化了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給融資、法律仲裁等方面提供支援。同時,中國對外展現了開放姿態,香港可藉此強化自身在國際會議、智庫交流中的角色,成為中國與世界對話的橋樑。
閱兵中展示的無人機、北斗系統等高科技裝備,可促使香港高校與科研機構尋求與內地軍工科技企業的合作,推動技術轉移與創新,讓香港應用科技研究,朝着軍轉民方向發展,造福世人。閱兵非直接對準香港,但傳遞了國家戰略與發展方向,對香港的定位與機遇有深遠影響。我們應把握機會,在制度與民意上為兩制作出適度調整,符合時代發展需要,讓香港發揮更大作用,為中華民族復興作出更大貢獻。香港青年創意無限,我們應奮發圖強,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發揮香港的功用,成為國家發展的正能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