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是人類千百年來的生活規律,也是農業得以傳承,傳宗接代的原因。盡管不少農村孩子都想讀好書脫離務農生活,可也有不少人以務農為志向,把解決人類對食物的需求作為自己的事業。中國是一個人口龐大的國家,對食物的需求巨大。中國除了在國內生產和耕作外,每年從海外進口的大豆達300億美元,而2016年糧食進口總額達1,100億美元。到海外發展農業,對中國農業企業來說,是一項大有作為的業務。中國農業走出去,既可防範糧食進口風險、增強國內緊缺農產品管控力,也可幫助合作國發展農業,增加當地農民收入。
中國一向堅持 睦鄰、安鄰、富鄰政策,促進地區和平。由於各種原因,阿富汗、孟加拉、蒙古國、斯里蘭卡等周邊國家農業水平較落後,長期處於缺糧狀態。擴大同周邊國家農業合作,提升其農業生產能力,幫助解決糧食危機,實是富邊、安邊,一舉兩得之事。對外農業合作項目與民生息息相關,受惠面廣,影響大,中國在一些國家開展農業示範區、農業科技園等,讓各界人士到來觀摩,開展合作。中國建設一帶一路不是去搶佔當地資源和市場,而是促進合作,共同開發,共同受惠,抑制中國威脅和殖民誤解。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悠久農業文明史,農林漁牧資源豐富,市場廣闊,在世界具有突出地位,是中國農業合作的重要對象。中亞的小麥、棉花、大麥、水稻;東南亞的橡膠、棕櫚油、蕉麻、咖啡等經濟作物;南亞的棉花、黃麻、水果;西亞的畜牧業羊毛、椰棗、榛子、敢欖油;東歐的長絨棉、花生、芝麻、棉花,都是中國所需要的農作業,具有廣闊的合作前景。隨著一帶一路深入發展,中國在農業合作方面將加大力度,鼓勵國民走出去發展農業,開展上下游合作,構建作物種植、收購、加工、倉儲物流、貿易等產業鏈。
中國對外實施農業援助,也把先進的農業技術引進來,加強與發達國家交流,互相促進。農業企業要在海外發展壯大,只靠農業補貼是不現實的,要更多地依靠金融機構的支持。中國企業可在海外與當地銀行業合作,成立專項金融產品,適當降低貸款利率,延長還款期,扶持到外務農的企業。以農業促進合作和發展,穩定周邊政局,對雙方都有利。中國只要幫助對方真正實現農業發展,農業合作才能成為有源之水,樹立中國良好的農業形象。走出去的農業企業要多做公益事業,遵守當地風俗習慣,樹立新風尚。
http://nationyouth.blogspot.h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