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9日 星期三

中國舞蹈藝術家戴愛蓮

英國皇家舞蹈學院接待廳陳列著四位世界傑出女性舞蹈家的肖像,其中一個便是戴愛蓮。她把整個生命都融入舞蹈之中,作品蘊含著濃沃的中華民族的靈魂。戴愛蓮祖籍廣東新會,1916年生於西印度群島。193414歲時跟隨母親和姐姐遠赴英倫,先後師從舞蹈名師安東‧道木、魯道夫‧拉班等,後來又拜現代舞蹈大師瑪麗魏格曼門下。在飽嘗西方社會的冷暖和戰爭的磨難,她回歸祖國的意念日漸強烈。英德宣戰後,戴愛蓮回到了祖國。1939年她取道香港回國,遇到了她仰慕的宋慶齡,參加了抗日募捐義演。

 
她去了香港、重慶、桂林等地演出,以自己的肢體語言表達為國家民族的命運大聲疾呼,喚醒抗擊日本侵略者。在風雨飄搖的時代,戴愛蓮創作《哭泣的垂柳》、《警醒》、《賣》、《進行曲》、《游擊隊的故事》、《空襲》、《思鄉曲》等富有救亡激情的舞蹈,振奮人心,鼓舞了民眾抗擊日寇的精神。在參加抗日救國運動之時,她也深入民間,到彝族、瑤族、苗族、維吾爾族、藏族等少數民族地方採風,學習,把原生態舞蹈記錄下來,以傳衍到民間的舞蹈創作中去。1946年她創作了引人入勝的邊疆音樂舞蹈大會

 
戴愛蓮創作的彝族舞蹈、藏族舞蹈《巴安弦子》、苗族舞蹈《苗家月》、維吾爾族舞蹈《青年舞曲》等,融入昆曲身段和民族舞步,讓國人看到了中華民族民間舞蹈的精華之處,很快讓健康進步的現代藝術在上海大中學生中傳揚開來。戴愛蓮以輕快舞步團結了不少學生,以積極的精神鼓舞學生參加到“反饑餓、反內戰、要民主、要和平的運動中去。新中國成立之初,一家專業的舞蹈團體都沒有,中國的舞蹈事業急需培養人才,戴愛蓮當仁不讓,在中央戲劇舞蹈團建立了第一個中央歌舞團,並成立了中央芭蕾舞團。

 
1954年戴愛蓮出任新中國第一個舞蹈學校,北京舞蹈學校校長,培養了一批又一批舞蹈家。她在培養舞蹈藝術家之餘也不忘創作,搜集、整理流傳於隴東、陝北民間的女子群舞《荷花燈》,以鮮明、流暢的動作,把出於污泥而不染的情景表現得淋灕盡致,以蓮之繁盛祈願國之富強昌盛。她的作品在柏林世界青年聯歡節獲獎。1955年她的作品《飛天》在華沙參賽也獲獎,被公認為”20世紀的經典。戴愛蓮經常對學生說,要愛國,要愛我們民族的文化。戴愛蓮給人們留下了珍貴的精神財富,演活了她精彩的人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